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带“智能”二字的名词:智能手环、智能水杯、智能垃圾桶等等,总之,让一切智能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终极目标。而2018年至今,这类名词中最火的莫过于智能合约。
然而,和其他名词不同的是,智能合约火爆的原因并非来自于人工智能技术,而是源自于区块链。那么,智能合约究竟从何而来?又有什么作用呢?
智能合约从何而来?
大家一生之中会和很多合约打交道,就业时要签劳动合同,购物要遵循付款取货的规则。很显然,合约的最主要目标是:通过规范权利和义务来达成共识。通常来说,权利和义务呈现出依存关系,比如,员工工作才能被老板发工资,消费者付钱才能取货。也就是说,只有一方尽了义务,才能享受权利。
不幸的是,一纸合约往往无法保证过程的顺利实施,拖欠工资、收钱不发货等情况屡见不鲜,当然,受害方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权。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类的语言通常难以避免的具有歧义,这就为纠纷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大量利用模棱两可的条款进行的新闻,一旦用户不仔细审查,就掉入了陷阱,有苦说不出。
爱尔兰乐施会获得110万美元资助以测试用于援助分发的区块链平台:金色财经报道,抗击全球贫困的慈善机构爱尔兰乐施会正在与以太坊风险工作室ConsenSys和澳大利亚科技公司Sempo合作试验基于以太坊的平台。这项名为UnBlocked Cash的项目在一项名为“社会公益区块链”的竞赛中获得了欧洲创新委员会100万欧元(合110万美元)的资助,以进行其区块链援助分配项目的下一阶段。2019年6月,乐施会宣布已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验,使用MakerDAO的稳定币DAI作为帮助灾难受害者的工具。该项目旨在以“智能券”的形式向灾区提供援助,并使用DAI等稳定币来实现廉价的跨境交易。[2020/7/4]
智能合约的产生就是由此而来,通常的纸质合约只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不负责过程的实施。智能合约则是以自动的方式,将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以程序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计算机程序指令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语言,相比于含义丰富的自然语言,程序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没有任何歧义。
山东省完成首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出口融资业务:日前,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借助区块链技术,为企业“零接触”办理了融资业务,这是山东省首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出口融资业务。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是在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自行开发的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基础上,连接国家单一窗口、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推出“单一窗口+区块链”在线无纸化出口供应链融资模式。这个平台项下,企业实现了融资申请、报关单核验、融资审核、发放、支付等全流程在线处理。[2020/3/20]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自动售货机,只要程序和机器没有故障,并且消费者付了钱,机器就能立即自动把货物交给消费者。
现实生活中,智能合约的应用已经出现在日常的应用中,大家常用的比如信用卡代扣、水电气代扣业务就是一些典型的智能合约例子,只要你在相应的银行卡上余额足够,到期就会自动扣款。
本质上来说,智能合约就是一个程序,它以计算机指令的方式实现了传统合约的自动化处理。
现场 |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形成产业协同最好的办法是区块链技术:为使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Huobi Club举办全球区块链技术峰会暨火币全球行|郑州站,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在活动上表示,以往从来没有一项技术,第一个应用就是杀手级应用,“区块链+”的速度,比“互联网+”的速度快十倍。
现在,区块链和产业结合的大门已经打开,区块链还需要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其他产业结合,才能为产业带来增量。
在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业4.0使用技术是重要特点,但还需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协同,更需要形成更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而形成产业协同最好的办法就是区块链技术。[2018/10/27]
智能合约为何多年默默无闻?
不过,智能合约这一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也有一些案例在现实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呢?
采用计算机程序来定义合约,有执行自动化和语言无歧义等优越性,但是也带了一些不便。相比于传统的纸质合约,没有编程背景的普通用户不具有对合约内容进行审查的能力,更无法制定自己想要的合约,具体会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俄罗斯政府与企业巨头合资开发区块链及物联网:据cointelegraph援引TASS6月9日的报道,俄罗斯第三大国有银行Gazprombank,电信公司MegaFon,政府公司Rostec和USM集团已经创建了一家称为MF Technologies(MFT)的合资企业 ,价值4.5亿美元,还拥有俄罗斯互联网巨头mail.ru 59%的股份。该合资企业将允许这些合作伙伴最大限度地有效实施跨行业的全面创新项目,实施基于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的数字金融解决方案。[2018/6/12]
首先,由于智能合约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其控制权仅掌握在某一特定组织手上,合约的执行也仅仅是在组织内部的某一台机器上运行和调用的。一方面,由于普通用户无法确定合约程序是否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他们只能单方面的相信组织对合约的解释权,但却无法排除组织用合约干坏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计算机程序远比大家想象的更为脆弱,黑客技术可以突破各种防线实现合约的篡改,损害用户的利益。黑客们甚至可以抹去篡改的痕迹,所造成的损失也找不到人来承担。总之,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来保证智能合约的不被篡改和真实性。
SAFE已在达世币区块链高度807085分叉成功:安网3(SAFE)基金会的最新消息,团队已于2018年1月20日10点26分56秒,在达世币区块链高度807085分叉,并分叉成功。安网3(SAFE)是一个以强匿名为主题的应用系统,它综合了Tor匿名网络,环签名技术,隐身地址,远程交易释放技术等四大匿名技术。[2018/1/20]
其次,传统智能合约仅能支持进行定期支付或约定还款等基础而简单的业务,不能完全支撑复杂的业务流程。合约的开发完全是由银行等组织完成的,甚至是嫁接在硬件设备上,用户难以个性化定制所需的合约。在某种程度上说,虽然智能合约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便捷,但应用却极为有限。
正因为上述一些明显的缺陷,使得智能合约很难受到社会的关注。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自动保证合约执行的可信,智能合约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幸运的是,区块链的出现为智能合约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区块链将智能合约程序记录并复制在分布式网络上,并且让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同时执行合约,只有当所有机器都认可结果后,才会执行相应的操作。
区块链给智能合约带来了什么?
首先,在区块链生态环境下,任何独立的一方都无法控制智能合约的执行过程。分布式的特性保证所有参与方都必须反复检查合约的执行正确性,任何与预定义规则不合的行为都会被其他参与者禁止。此外,区块链会同时在所有机器上模拟合约的运行,通过互相比较执行结果,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只有当他们认同结果后,才会认可合约操作并真正的执行。由于机器是被不同组织掌握的,没有人可以作弊。
其次,通过将智能合约直接存储到区块链上,就可以保证合约程序一旦被篡改,能很快的被发现,从而屏蔽掉被恶意篡改的代码,有力的保证了业务的安全性。
再次,大量的合约都是经济利益相关的。区块链实现了货币的数字化,为合约中大量出现的资金交易提供了天然的途径。同时,通过将数字货币和合约执行的资源建立联系,可以有效防止恶意代码的运行。比如,一些黑客为了让系统出现瘫痪,将不断循环运行的程序作为智能合约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太坊将以太币作为每一条具体指令执行的资源,一旦资源被耗尽,就停止运行合约程序,从而保证了网络不会轻易的瘫痪。
最后,随着以太坊区块链平台的出现,智能合约可以进行任意计算,从而可以支撑更为复杂的业务。计算过程也是在网络上开放的,保证了其透明性以方便监管。
换句话说,如果说区块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信的数据,那么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信的计算。那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有哪些崭新的应用呢?
智能合约给区块链带来了什么?
当前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框架有很多,代表性的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等等。从已有开源的智能合约来看,大部分的智能合约仍然集中于金融领域的应用。
在金融应用中,智能合约可以用来证明真实世界中的财产归属,对财产价值进行背书,并跟踪他们的交易信息。其他一些合约可以用来进行融资,通过集中投资者的资源来实现对某一个项目的赞助。一些赞助项目可以承诺如果有新的投资人加入,之前的投资人可以随时收回他们投资的资金,这些都可以用智能合约来实现。智能合约还可以用于保险业务,比如Etherisc出售航空险,如果航班误点或被取消,投保人可以获得赔偿,合约能够自动处理索赔、验证和付款过程,从而消除了当今社会的保、赔付纠纷等现象。此外,智能合约在拍卖领域能让过程更透明,彻底屏蔽暗箱操作,构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还有一些应用是在公证领域。智能合约主要利用区块链的不变性来记录数据,并在某些情况对其归属权和存在性进行证明。一些合约允许用户在区块链上记录文件的指纹信息,据此证明文件的存在和内容的真实。其他一些合约会允许用户来声明一些电子照片或音乐的版权信息。一些合约单纯的允许用户记录一些信息以方便其他人阅读。其他一些合约将用户和密码进行对应,用来证明某一用户的身份。
在区块链的很多应用中,许多智能合约依赖于其他的数学运算,这些数学运算本身并没有普通合约的意义,但是,为了保证计算的可靠性,也会把它们作为智能合约处理,这样会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业务执行的安全性。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合约也逐渐超出了合约本身的范畴,能够支持更为通用而可信的计算模式,这对于监管和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比特币的不断上涨让大家看到了区块链的潜力,各种币的发行让许多人实现了财富自由,也让一些人血本无归,甚至在一些人眼里,区块链除了发币别无它用,这让区块链遭受了许多非议。但笔者要指出的是,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的结合,让区块链生出了飞翔的翅膀,区块链利用智能合约构建了数字货币和其他金融行业的联系,实现了超越货币的各种交易应用。
2018年,智能合约会给区块链带来繁荣的盛世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