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谈“无币区块链”的人,至少对区块链精神是无知的。
区块链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分布式账本记账。一大群互不相识的人,每人手上都有一个电子账本,发生任何一笔有效交易时,都会记录在自己的账本中。怎么记账呢?不是每个人都来记,而是选择某一个人来记账。这个人为什么愿意来记账,因为有Token奖励。这个Token,就是所谓的“币”,有翻译成令牌、通证的,也有翻译成代币、加密币、数字币、虚拟币的。
而所谓的“无币区块链”,就是说这个区块链中没有Token激励了。一旦没有Token,分布式记账的社会化激励机制就不存在了,这个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核心就没有了。做不做得到呢,确实做得到。没有Token激励,我指定专人记账不就行了?现在的区块链私有链、还有部分联盟链,就是这么干的。
声音 | 北京金融局长霍学文:希望更多关注无币区块链的应用:“2018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于11月1日-2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金融科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有很多人在鼓励,在推动,甚至在蠢蠢欲动,就是区块链的发展如果不发币就等于没有区块链。我们在本届的金融展览会专门有一个无币区块链展览,就是向大家展示没有币的区块链是怎么应用的。希望大家去看一看。”[2018/11/1]
这不很好吗?无币的私有链、联盟链,不同样是区块链,不同样具有区块链的价值和意义?完全不是。
区块链对于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打造了一个数字化信任机器。全世界任何两个、或几个互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信任机器进行安全、有保障的交易或交换,而无需再借助任何中心化机构介入。
金色相对论| 黄连金:无币区块链是作为过渡阶段的尝试:本期金色相对论中,对于无币区块链是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还是当前过渡阶段问题,核聚链创始人、NULS 技术顾问黄连金表示,应该是作为过渡阶段的尝试,以后应该逐渐引进代币。以前那种追求短平快和割韭菜的代币机制不会再有可能,新的代币机制应该回归价值,至少应该符合以下三点:
一是增量的,不是存量的。现在的链改是在存量上、中心化的IT系统和流程上进行改造。
二是必须是能够在具体应用场景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否则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价值就没有,代币就成为空气币。
三是具有短平快投资回报的代币机制是割韭菜的,会成为空气币。所以新的代币机制应该回归长期的,价值的投资。设计具有长期投资特性的通证经济模型应该会越来越重要。[2018/9/29]
因为,中心化机构介入弊端明显。
金色相对论| 相里朋:无币区块链需对共识机制及底层技术加大探索:本期金色相对论中,对于无币区块链的共识及其技术如何应用在场景中,高级工程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区块链主管相里朋表示,“Token”一直都有,而当前业内的底层技术创新还乏善可陈,多数应用解决方案尚处于研制或探索试用阶段,鲜有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行业应用层次普遍偏低。高举通证经济大旗,落地之路却步步维艰,虚拟代币涌现出无数泡沫。
当前社会并非所有场景都需要虚拟代币/通证(token)来激励,且“无币”区块链同样也支持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点对点通信技术及密码学技术,也可对多方参与的结果达成共识。既使在“无币”区块链方向,只要敢想敢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也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案例。[2018/9/29]
第一,有成本,而且,成本不低;
V神:“无币区块链”只能用在私有链上:V神今晚在王峰十问表达了其对于关于“无币区块链”的看法。V神称:“对于无币区块链我并不乐观,首先,‘无币区块链’只能用在私有链上,只要你是一个公有链,就肯定需要激励。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我都看到了一些私有链项目,有些私有链项目声称已经投产了。实际上,这些私有链往往只有7个节点左右,而且所有这些节点都由同一家公司控制,所以基本上根本不是多中心化(分权)。”[2018/6/22]
第二,速度慢,效率低,浪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最严重的是,中心化机构有作弊的可能,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有人为主观不公平、不客观的可能。
区块链技术打造的数字化信任机器,彻底摒弃了这三大弊端,所以才受到今天这个社会的热烈追捧。而这个数字化信任机器,只有通过公有链,通过开源、透明、具备社会化激励机制的公链形态才能被打造出来。而这个独立的数字化信任机器,就是区块链的精神内核、区块链的核心价值。
说到底,中心化信任是一种主观信任,并不可靠。而数字化信任,才是客观信任,才真正具有可靠性。所谓区块链精神,就是人类数字化信任的觉醒。
而私有链、联盟链,尽管也确实采用了区块链技术,但是,它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舍弃了,将社会化记账体系舍弃了。只能用自己指定的人来记账。这样一来,这个私有链、联盟链打造的仍然是中心化信任体系,而不是数字化信任机器。它作弊的风险,不公平、不客观的可能性,都依然存在。
这个时候的区块链技术,对于中心化机构来说,仅仅是一套新的密码安全技术而已。但是,无论是银行系统、还是国家安全系统,目前采用的密码安全技术,比区块链更优越、更安全的多得是,并非一定要采用区块链。
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对于中心化机构来说,可有可无。但是,对于我们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它是不二选择。如果你们打造的这些中心化信任,不仅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还有可能作弊,那么,我们除了选择区块链打造的更透明、更公平数字化信任机器,还有第二条道路吗。而这样一个信任机器,正是依靠着去中心化激励机制、依靠Token的社会化激励才得以实现。无币区块链,无法做到去中心化,无法构建透明、可信的数字化场景,那还是区块链吗?就算还披着区块链的马甲,已经没有区块链的精神内核了。
对币圈、链圈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今天,全球区块链业界都在进行着极其激烈的公链之争。比特币、以太坊、EOS、NXT、XEM,以及国内的NEO、量子、比原链、亦来云都是公链。而所谓公链,就是代码完全开放的,必须采用去中心化激励机制,必须采用Token进行社会化记账激励。无币区块链没有了Token激励,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打造私链、联盟链,而无法去打造公链。
未来,人类社会进入区块链时代后,公链就相当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苹果手机操作系统。任何一个Dapp,都只有安装在公链上,才能得到用户的信任,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用户。总不可能指望别人将Dapp装在你中心化私链、联盟链上吧。所以,人们相信,今天的公链之争,就是未来区块链新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争。谁获得了公链主动权,谁就获得了未来新经济的主动权。毫无疑问,区块链的精神,也充分体现在这种开放型公链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已经吃够了苦头,让我们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丧失了国际竞争力。难道在区块链时代,还要让我们重蹈覆辙,再一次错失上帝送给我们打造全球公链的机会吗?
哪些鼓吹“无币区块链”的人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不仅舍弃了区块链的精神,你们也舍弃了中国争夺全球区块链公链主导权的机会。从表面看,你们自以为是在维护所谓国家利益。但是,从本质看,你们葬送了未来中国在区块链新经济中的全球竞争力,实际上成了国家根本利益的罪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