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咱们的人民币上数字二的大写是不一样的。从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到现在流通最广泛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大写的二,主要有2种不一样的书写方式!为啥钱币上的汉字没有统一?这到底有什么说法?我们简单地说道说道。
贰拾圆(“弋”上没横)钱币上的“二”大体分两种:贰和貮(两横在上,无法打出来)
关于大写汉字“二”,钱币主要有2种写法分别是:贰和貮(两横在上)。有人认为正确的应该是贰,其他的都写错了,或者说是印错版了。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钱币这么严谨的问题怎么会出现错别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跟当时的文化情况有关。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是错别字,是数字“二”的大写形式。
Nebula Capital发起规模1亿美元的第一期Web3.0基金,重点关注文化内容产业:10月24日消息,Nebula Innovation Limited旗下Nebula Capital发起的第一期1亿美元Web3.0基金,该基金将重点关注文化内容产业的web3.0转型和原生web3.0的IP品牌化建设,以及web3.0赛道的基础设施建设。
Nebula Capital由Maggie Yip女士联合宋歌先生和许英龙先生共同发起。该基金将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优质资源,与区块链的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在Web3.0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该基金预计募资额1亿美元,据悉已在家族基金、文娱行业、区块链行业等头部机构签署超过3000万美元的投资承诺书,将于年底前完成募资。[2022/10/24 16:37:06]
中国银联发布“中国文化”主题系列数字藏品:金色财经报道,1月18日,银联云闪付上线“数字藏品”小程序并推出首批“中国文化”主题系列数字藏品。依托中国银联成熟的区块链技术,云闪付数字藏品发布首批八款数字藏品,分别为《航天福》、《芯片福》、《中国福》、《五虎闹春》系列,致敬中国在航天、芯片领域取得成绩,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支持数字文创发展提供新助力。1月19日起,用户打开云闪付进入活动页“击鼓领福气”,有数字藏品等惊喜好礼。根据“银联数藏”介绍,银联数字藏品应用中的所有数字藏品均由银联区块链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数字藏品的版权归创作者所有,用户购买的是数字藏品的使用权,是一种虚拟的数字权益,非实物,一经购买或领取,不支持退换。此外,中国银联还提醒平台内的数字藏品暂不支持二次转售,将对有偿转售等违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2022/1/18 8:56:25]
人民币汉字?数字汉字“二”有哪些表现形式:
上海:支持区块链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集成应用和创新:金色财经报道,9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规划》要求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造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区块链等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集成应用和创新。[2021/9/2 22:55:05]
总体算下来数字汉字“二”有4种表现形式。仔细看这4个字10秒种,你会发现它们的不同,我们逐个分析下:
第一个“贰”:它的结构是里面的“二”和“贝”写在了‘弋yì’的下边,整体看上去更舒服一些,这个“贰”字也是目前最认可,用的最多的“贰”字。现在新版的为汉字“贰”。
第二个“貮”:“貮”与“贰”的区别为:贝变成了繁体的“貝”,然后‘弋’的上面增加了一横。
声音 | 浙江省委宣传部:加快区块链等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浙江省委宣传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推动文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针对当前疫情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现就支持文化企业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提出16条具体措施,其中包括:
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发挥我省数字经济优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2/27]
第三个“貮”(两横在上):无法打出来,只能表述了。它的特点为:‘弋’的上面增加了两横,这个“貮”(两横在上)也是在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上用得最多的汉字“貮”(两横在上)。有人说这两横写在上面的汉字是个错别字,因为《康熙字典》中没有。我反对这种说法,字典中没有的字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动态 |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版通系统”: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版通系统”。据悉,“文版通系统”主要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为文化产业市场经济发展全方位赋能。其中,在资产确权信息上链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出可信账本,实现版权资产的确权、溯源,以解决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艺术品征信的问题。在资产的链上发行流转环节,通过部署智能合约,构建项目方发行与资产相对应的版通,完成资产和版通区块链技术的结合。[2018/11/21]
第四个“弐”:现在用的几乎很少了。但在以前的那个年代,“弐”字更多比较很广泛,更多地出现在民间的借贷上。比如:手写契约,或者是立字据、写收条等方式。
汉字“二”的四种表现形式汉字“贰”和“貮”(两横在上),在一开始就没统一
有些人可能还记得,在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带“二”的钱币上没有2元的,只有20元和200元的。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也就没统一整合起来,当时的钱币上的“二”是:“贰”和“貮”(两横在上)。关于为啥一开始就这样,有多个版本的说法,这里也不妄下结论。我个人的分析是:1948年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当时我们新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各项机制等都不是十分健全。发行的货币图案多以表现我国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情景画面,而关于上面的更多以繁体字出现。当时的汉字简化改革不像现在这么彻底。
貮”(两横在上)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更多的推广汉字“貮”(两横在上)
到了1954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我们国家对钱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对钱币整体的字体大小、字体格式进一步的进行了完善。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国正在健康稳定地恢复国内生产,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中。钱币作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象征,要更加规范。为此当时还邀请了著名的金融学家和书法家马文蔚先生来亲自参与设计。马先生从防伪、美观等多个因素来考虑,最终选择了半隶、半魏碑的字体,因为这样的字体相对来说更加的扁平,也就是在这种字体的模式下,“贰”通常写成“貮”(两横在上)。这个“貮”(两横在上)被广泛用在了第二套人民币的二元、二角和二分纸币、硬币中“二”。
二分钱第三套人民币的“二”模式,延续了第二套的方法
正是由于第二套人民币在当时流通了很久,影响很大。此后的人民币版本都是按照之前的字体来设定的。以至于咱们现在看到市面上流通的1分的2分的5分硬币还在流通。据说还有专门收购带这个字体贰的硬币。由于50年代发行的貮分硬币时间早,量不大,相对来说收藏价值还是很高的。
还是有收藏价值的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统一为“贰”,分除外
直到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纸币上必须统一上面的贰字。于是除了分之外,其余的统一变成了“贰”。这样的统一也顺应了汉字的简化改革,从而使现在的汉字“贰”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其他三种形式的汉字“二”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以其他的形式来展现它们的存在。
第四套人民币的贰元第五套人民币汉字“贰”:一览众山小
到了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的“贰”字,它的地位就可以雄霸天下、一览众山小了,但没有完全统一,因为“貮”分的一直都在,没改变。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汉字在使用上都有这个规律,就是统一化、规范化、大众化。现在看这个“贰”字,标准现代字体的简体方式,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吧。
贰拾元结束语:通过本文的介绍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汉字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有些汉字现在可能用得很少,或者以后基本不用。但不可否认,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它们都直接地参与了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尊重它们,尊重它们曾经做过的贡献,汉字没有糟粕,也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只能说我们对它们的认知还不够。
汉字小课堂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