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数字足迹”怕暴露,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题:“数字足迹”怕暴露,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新华社记者吴雨

“碰一碰”“扫一扫”,这些被我们逐渐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一方面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产生“隐私保护”的烦恼,担心被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过分获取“数字足迹”。

近期,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大众好奇数字人民币到底如何“匿名”?怎么做到“可控”?又能否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数字人民币如何做到“匿名”?

随着试点地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活动,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体验,使得用户很快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无师自通”,却也容易令人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

斯里兰卡计划通过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研究“数字化经济”:10月7日消息,斯里兰卡批准了一项关于区块链技术及其在斯里兰卡应用的政策提案。该框架旨在实现经济数字化,并将涵盖数字银行和加密采矿。斯里兰卡内阁部长纳马尔·拉贾帕克萨 (Namal Rajapaksa) 在推特上表示,具有前瞻性和适当的监管框架将确保该国引领该地区的数字经济。8月,斯里兰卡青年和体育部长声称他正在讨论推广区块链并促进加密货币和更大的数字经济的存在。(AMBcrypto)[2021/10/7 20:11:24]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日前表示,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钱包。当然,这类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武汉市反电信网络中心:警惕“数字货币”局:3月15日消息,3月9日,武汉市反电信网络中心发文称,近日接到市民报警称,在家通过股票交流微信群添加了一个微信好友,对方讲述“数字货币”投资的相关知识并向其推荐购买“数字货币”赚钱。该市民信以为真,陆续向“ 泰达币AAC永续合约”APP平台充值共计39万元,后发现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被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武汉市反电信网络中心称,目前市场上很多所谓“数字货币”实际均为非法定数字货币。同时,某些机构和企业推出的所谓“数字货币”以及所谓推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行为可能涉及和,市民尤其要小心币、社交群、假平台、假网站、假钱包等多类情形。(北京商报)[2021/3/15 18:44:37]

这可以从此前多地开展的试点活动得以印证。目前,深圳、苏州、成都、北京4个城市已进行7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派发数字人民币1.5亿元,单个红包金额基本在200元左右,成都随机派发的最高一档红包金额为238元。即便部分用户对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了充值,支付金额也均属于小额支付范畴。

动态 | 当心“数字货币”有局 树立正确货币观念 防范虚拟代币风险:据中国江西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主要包括纸币和硬币。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发行过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无推广团队。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提醒,蹭“区块链技术”等热点的。犯罪分子常常套用“区块链技术”等热点概念吸引受害者投资,宣传时多鼓吹“一夜暴富”。因此,对于鱼龙混杂的各类虚拟投资币,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非法集资等风险,避免遭受经济损失。[2019/11/12]

另外,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银行虽深度参与测试活动,但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无需绑定任何一家银行的银行卡,仅需要提供用户的手机号。参与用户只用选择其中一家银行提供服务,比如通过银行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

动态 | 新浪财经将“数字货币”板块更名为“数字币”:新浪财经APP已将此前行情页“数字货币”板块更名为“数字币”,除此之外,目前该板块下线一个币种行情信息,当前共显示35个币种。据悉,该板块为今年7月上线,与沪深、科创板、港股等市场并列,位于各类市场的最后部,当时包含36个币种的行情信息,价格以美元计价。[2019/8/23]

不过,也有人心存疑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这不还是无法匿名吗?

对此,穆长春解释称,尽管电信运营商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用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对于央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数字人民币怎样保护隐私?

数字人民币仅凭借匿名开立个人钱包就能保护隐私吗?当然不止如此。

近期几个试点测试中,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已从线下门店拓展至线上。在部分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京东、滴滴出行、美团骑车等多个子钱包应用。别小看这个“子钱包”的设计,这便是数字人民币保障用户隐私的重要一环。

雁过留声,基于银行账户的每一笔线上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而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追踪并获取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通过挖掘用户金融行为,推送金融产品。这不仅令人不堪其扰,还会把“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观念偷偷植入学生等资信脆弱人群。

为破解这一问题,在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消费场景,用户支付信息将会被打包加密处理后,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至电商平台。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这有力地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其实,不只是电商平台,就连提供服务的银行、线下收款的商户、收取转账的个人等都不会获取支付用户的个人信息,因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交易已通过技术和制度实现了匿名化处理。

穆长春坦言,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数字人民币为啥不能完全匿名?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隐私安全如此重要,数字人民币为啥不索性完全匿名?

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因此需要具有现金一般的流动性和匿名性。但如果匿名程度过高,加之便于携带,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变成非法交易的工具。

“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要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防控和打击、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匿名已成为国际共识。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特性时,均将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前提,对于无法满足反、反恐怖融资及反逃税等要求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

万一被盗刷了,损失还能挽回吗?

交易都“匿名”了,万一出现了数字人民币盗刷,还能否挽回损失?

不用担心,尽管数字人民币交易是“匿名”的,但是“可控”的。

尽管数字人民币钱包用手机号即可开立,但并非不能打击犯罪行为。金融部门、电信运营商分别掌握一部分数据,一旦遇到犯罪行为,可以把相关证据线索交给司法机关,由执法部门按图索骥。

另外,数字人民币钱包自身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可开立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小额支付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如要进行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要素,以此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4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