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货币是什么

货,财也;币,帛也——《说文解字》

货币即财帛,在中国古代,财帛指的是财物和布帛,指的是由价值的东西。在通常意义上,人们口中的钱即是货币,是指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实际上,货币并不等同于钱,或者说钱并不能真正代表着货币。货币是名词,也是金融术语,而金钱是语言词汇,二者都是复杂且有深度的概念,却被当成简单的事物而一笔带过,尽管这样更有利于日常使用,但却也将复杂的事简单化了。

在远古时期,人们物物相换,并没有产生钱的概念,物物交换需要有三个双重巧合:一是需求的双重巧合,双方手中的物品恰好是对方所需要的。二是时间的双重巧合,双方恰好都想在某段时期把手中的物品交换出去。三是数量的双重巧合,双方用于交换的物品的价值,恰好都能被对方认可是相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物相换的局限性显然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般等价物的概念,锚定某一物品为交换媒介。夏朝时期,人们以“贝”为货币,有海贝、石贝、骨贝等。到了商朝,在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下,诞生了青铜制造的贝币。

郭台铭:虚拟货币是假议题,货币永远不可能去中心化:12月4日消息,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接受采访时称,“虚拟货币货币永远不可能去中心化,那中央银行都不要开了,虚拟货币是一个假议题,只有地下经济会用虚拟货币。”郭台铭同时也表示,去中心化的概念运用在工业生产、健康资讯上,仍然相当重要。(新浪新闻)[2021/12/4 12:51:01]

贝币即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货币,也正是因此,在汉字中与钱财有关的汉字多取“贝”字为旁的原因,如财、贡、赊、账、购、赋、赈、、资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再度提高,金属货币取代贝币。又因各国自铸货币,形成布币、刀币、圜钱、楚币为代表的四大货币体系。

秦统一后,针对当时社会上货币种类繁多,轻重、大小、形状各不相同,难以换算的现象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规定“货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这一措施不仅便利了各地物资交流与贸易,也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以金属或贵金属为货币的形态。

到了两宋时期,社会物质生活空前繁荣,白银的开采力逐渐上升,逐渐担当起货币职能,并萌芽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银钱货币体系确立,并配合发行银票,进一步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中华民国初时以银元为标准币制,后查禁私有白银,发行纸币“法币”。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人民币为法定货币。

动态 | 调查显示:加密货币是美国人第七大最受欢迎的投资选择:据Cointelegraph 7月23日消息,根据Bankrate 7月17日发布的一项新调查,9%的千禧一代选择加密作为他们的长期投资选择,这大约是前几代人的三倍。 调查显示,加密货币是美国人第七大最受欢迎的投资选择 ,有4%的受访者选择加密货币作为最低10年投资的首选。[2019/7/23]

在古代时,金属货币自身就具有价值,而纸钞造价低廉,那么,纸钞的价值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凭一张纸就可以换取等价的物品?

在高中教科书中,货币的本质被解释为一般等价物。但这个定义仅仅是从货币的职能出发,实际上并没有说明货币的本质,也无法回答内在的逻辑,即货币为什么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首篇中提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种观点认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也就说是,货币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性,这也与早期社会的物物交换原理相同,金属货币就是基于此。

日本金融厅研究会上就加密货币是否适用于有价证券进行讨论:日本金融厅第二届“虚拟货币交易所研究会”就加密货币是否适用于有价证券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加密货币是否适用于有价证券在各国还未有定论,而在日本,根据2014年内阁总理大臣的《答辩书》,比特币既不是货币也不是权利的象征,不适用于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有价证券,但此会议中,坂勇一郎律师提出完全相反意见。会议材料中提到,日本如今正在进行交易所许可制度,通过将虚拟货币视为有价证券,投资的空间将不断扩大,法律建设也将更加完善。此外,如今虚拟货币税收政策广受批判,人们期待此制度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有人指出监管程度会阻碍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另外,会议中指出加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不能得到保障,市场容易被操纵,为了健全市场,今后有必要加强此方便的监管。[2018/4/27]

从货币的起源来看,纸钞取代金属成为货币,就一定会有一个“锚”,即纸钞代表着某一种高价值的商品,这件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这样才能在交易和支付使用中受到普遍接收性。

另外,纸钞相对于金属货币更易携带,以及相对易保管。

二战以后,英国失去了世界领导权。在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会议”。

韩国财长:数字货币是区块链运作的必要条件:韩国财政部长金东渊近日表示,作为激励体系的数字货币是公有链区域网络运作所必需的。他认为:“区块链技术可能会破坏世界并彻底改变世界,但是,对于开源的区块链网络来说,数字货币是个人参与网络的必要条件。”他还认为,采矿对是开源和公共区块链网络来说是必要和关键的,没有这种激励,个人就没有动力为网络做贡献,不可避免地公有链将被瓦解。[2018/2/4]

后来,关贸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而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是因为美元的锚定物为黄金,这也正是过去美元被称为“美金”的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于1960年在《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指出的一个悖论。特里芬认为,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必须不断地向国际市场输出,这会持续加大美国的贸易逆差;而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又会破坏美元的稳定性——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信用。

所以,美国不能既出口美元又出口商品。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之中。总统尼克松任命亚瑟·伯恩斯为新的美联储主席。他就任以后,大幅注水,推行宽松的信贷政策,实行低利率政策,悄悄超发美金,引起了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强烈不满,纷纷把持有的美元储备从美国兑换成黄金运回国,造成美国国库空虚,储备的黄金不足以兑换美元。

韩国副总理金东渊:数字货币是否征税还在讨论:据韩联社消息,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金东渊(音译)表示:“就数字货币是否需要征税问题,我们正在讨论。在转让所得、高收入问题、附加价值税等问题采用不同性质的方案、对策、国际事例等。”金东渊称,“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达成协议的概念和政策上达成协议的内容。数字货币不属于法定货币,这很明显的。”并回答说:“迟早会以国务调整室为中心发表。”[2018/1/25]

于是在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放弃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固定汇率、刚性兑付被打破,也意味着二战以后确立的世界金融货币秩序瓦解。

特里芬难题带给人们的启示和趋势是:终结大国秩序的并非新霸权,而是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决定了国际主要矛盾的演变。

美国为了维持其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经历上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以后,决定在1974年与海湾石油大国沙特达成“不可动摇协议”:沙特同意把美元作为结算石油贸易的唯一计价和结算货币。

石油成为美国的货币锚,美元霸权因此而生,近40年来,难撼其分毫。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使得多数国家选择“财政赤字化”,推动大规模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进行融资。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政府是通过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发行国债向市场借钱。而国家信用通常意义上指的是财政税收。这与企业以房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一样,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也不会导致货币超发。这就是财政扩张但货币不扩张。

两者的区别在于信用担保物的不同:税收与货币担保。

财政赤字货币化导致一种悖论:货币以国债为抵押发行,国债又以货币为担保发行。这就是互为基础,其实是“空对空”,国债和货币都缺乏真实的信用基础。

比如现在的美元,美元以美国国债为抵押资产发行,国债又以美元为担保发行。这样,美联储成了政府的提款机,政府手持提款机大规模发行国债。

如此不只导致货币超发,同时也容易引发债务危机。

那为何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如此严重的危害,美国以及西方世界主要国家仍要选择以此来融资?

其中有美联储缺乏独立性的原因,也有利益集团牵扯,但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国际市场对于美元的庞大需求。

美元是国际货币,国际金融交易、商品交易及他国央行储备货币需要更多的美元。

货币发行需要国债,国债需要支付利息,利息算谁的?

美国政府当然不同意因国际社会的庞大需求而印制美元所产生的利息若由美国人民支付,于是诞生了“铸币税”,即让全世界支付美元使用税。

这就是美国财政赤字货币化,其实质是谁为美元支付使用费用的问题,本质上市经济全球化与财政、货币国家化之间的矛盾。

在《“中国制造”的困局》中讲述了2008年次贷危机,美联储因此选择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削减美元的购买力,也为美国政府提供财政赤字货币化融资,结果冲击了全球货币体系。

美国经济史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写过一本著作叫《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与一般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金德尔伯格选择了国际秩序的视角解释大萧条。他的观点是,各国不会自觉、自愿地提供确保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的“公共成本”。这是国际动荡不安的原因。

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起源于美国在一战后取代了英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却没能承担起全球公共用品的责任。英国在上依然是全球领导者,但是经济上已力不从心。这导致世界堕入大萧条、种族灭绝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全球化时代,维护国际秩序的“公共成本”是一个国际难题。在新旧经济大国交替之际,没有经济能力又不愿让步的老牌大国,有经济能力但还没有意愿或手段领导这个世界的国家,均无力承担全球公共用品成本。这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

2017年1月美国学家约瑟夫·奈使用“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告诫美国人:中国崛起以后的动向可能不是“示强”,而是“示弱”,即不愿承担美国无力负责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世界陷入领导力空缺、危机四起的险境。

此后,特朗普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以及一系列的退群行动似乎印证了约瑟夫·奈的预言。但是,约瑟夫·奈“刻舟求剑”了,美国不是当年的英国,中国也不是当年的美国。

最重要的是,当今国际的冲突并非源自霸权争夺,而是新金德尔伯格陷阱,即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引发的国际秩序混乱。这是国家主权趋弱之下人类全球性集体行动的困境。

货币究竟是什么?

梅耶·罗斯柴尔德说过,“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如果说是利益分配,而经济是意志下运行分配,运行分配的工具载体就是货币。

扩展阅读:

《钱的本质》

《“中国制造”的困局》

《环保的背后》

《这个世界没有乌托邦》

《为应对全球危机央行出手了》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史》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31ms0-0:5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