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大家的网络消费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都发现,要想在一些网络平台消费,需要购买平台上的虚拟币,然后再通过这些所谓的币,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可一旦消费者不想消费需要退款时,却困难重重。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部分网络平台消费先要购买专属虚拟币
01:52△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最近,湖南长沙的黄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为了请平台上的“答主”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黄先生在知乎网络平台充值了100元,购买“知乎币”。可是,当受邀答主未进行回答,黄先生联系客服想退款时,却遇到了麻烦。
SBF辩护团队在其被拘留后不到一小时就提出上诉:金色财经报道,Inner City Press报道称,在SBF戴上手铐被拘留不到一小时,其辩护团队就提出还押入狱上诉(remand to jail filed),并支付了 505 美元的申请费。[2023/8/12 16:21:51]
湖南长沙消费者黄先生:我本来充的是钱,但是知乎就给我强制退回成虚拟“知乎币”了,“知乎币”又不可以提现。
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寻求投资者对加密税的意见:金色财经报道,周二,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发起了一项提议,以解决围绕数字资产税收处理的不确定性,寻求专家、利益相关者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由于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涉及反复的执法行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行动已经导致几家美国加密货币公司寻求其他地方开展业务。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Ron Wyden和财政委员会高级成员Mike Crapo邀请了加密社区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会如何应对税收挑战。参议院领导人设定了一个滚动期限,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8日,以接受加密货币行业参与者的回应。[2023/7/12 10:49:47]
黄先生告诉记者,在他多次投诉之后,平台终于做出了回应。
Iris Energy2022年12月产出123BTC,环比下降19%:金色财经报道,加密挖矿公司 Iris Energy Limite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REN)发布了2022 年 12 月的运营结果和业务更新。 该公司12 月产出 123 BTC,环比下降19%,平均运行哈希率为 1,086 PH/s,与 11 月相比下降 25%。 12 月份的营业收入与11月相比下降了 27%,至 210 万美元。
截至2022年12月末,该公司有3900 万美元现金,无债务。该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将资产货币化的战略选择,包括已经向比特大陆支付约 6700 万美元的预付款,用于增加约 6.7 EH/s 的矿机,扩大自挖能力。同时评估通过潜在的第三方托管在中短期内利用可用数据中心容量的机会。[2023/1/13 11:09:24]
湖南长沙消费者黄先生:他说要找客服去联系一下,就可以把钱退回来。然后我操作了,知乎说近期退给我。
The Sandbox NFT近24小时交易额增长超900%:金色财经报道,OpenSea最新数据显示,The Sandbox NFT过去24小时的交易额为302ETH,增长率为943%。近24小时交易额排名位列OpenSea第10。[2022/9/23 7:16:30]
随后,记者也尝试联系了知乎网络平台的人工客服,咨询购买“知乎币”后的退款程序。
知乎客服:这个需要帮您审核,您先把您的扣费截图和您的问题发送给人工的小管家。
记者:退的钱是可以退回到我原来的支付账户里吗?
知乎客服:这个需要审核。
然而,当记者按照人工客服要求,希望向所谓“人工小管家”申请退款,得到的回答却始终是“请在站内搜索或者提问”。随后,记者又将该问题,按要求在站内搜索,得到的回答是“在知乎应用内使用‘知乎币’支付的付费项目,如果用户要求退款且知乎同意退款的,退款会返回‘知乎币’账户。”
多家网络平台称不支持退款或买币后不能退现金
02:00△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随后,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很多网络平台购“币”时,都有明确的要求条款,这也是消费者退款难的原因。那么,这些条款是否合理合法呢?消费者又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充值后尝试进行退款,发现在购买的过程中,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条款。有的直接声明不支持退款;有的则是直接要求买“币”,然后在平台内用“币”消费,买“币”之后,不能退现金。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源:消费者要求退款,网络平台就应该承担退款的责任,并且这种退款责任是不能添加任何条件,或者是添加任何阻碍地去执行。
律师告诉记者,事实上,这些网络平台所谓的“币”其实是一种平台的积分,并不能用于变现或者流通,更不能等同于货币。这些“币”往往只能在平台内部使用,有的甚至连在同一平台内购买商品时,也会受到限制。然而,在消费者选择申请退款时,却以协议规定等借口,以返“币”代替退款。律师表示,网络平台充值只是让消费者的钱暂存于平台,消费者理应享有退款自由,平台“返币不退款”涉嫌强制消费。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源:经营者在使用格式条款的过程中,应当对和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以显著的方式进行提示和告知,比如说提供服务的种类期限、民事责任的承担等问题都应当进行重点提示,如果没有尽到重点提示的话,这样的条款显然是无效的。
专家建议,如果消费者在和网络经营者发生争议的过程中,首先和经营者进行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向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尽可能减少自身损失。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