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币:“中国古代钱币论坛”学术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

2020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古代钱币论坛——黄金与中国古代货币体系”学术论坛。中国古代黄金铸币从战国楚国至清末,持续2600年。国家博物馆特色收藏历代黄金铸币,历史跨度长、种类丰富。此次论坛以“黄金在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馆藏历代钱币的深入研究,拓展新领域,更好地推动陈列展览及服务社会。

郑州:加快构建特色元宇宙产业生态体系 积极打造“中国元谷”:8月15日消息,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郑州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郑州细化出台了 10 余项政策措施,其中,对整建制迁入郑州和在郑州落地区域总部的元宇宙领域头部企业、重大科研平台,给予最高 2 亿元启动资金支持,并提供“拎包入住”“拎包办公”支持;组织实施郑州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单个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低于 1000 万元;组织实施郑州市“揭榜挂帅”研发专项项目,按照单个项目实际付款额的 50% 给予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补助。对于企业和机构自主建设的元宇宙场景应用,通过市级认定的,按照单个场景实际投入的 30% 给予最高 500 万元一次性补助,全市每年认定典型场景总数不超过 20 个。

郑州市着力提升元宇宙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元宇宙人才培育与引进,对引进的高端创业团队给予最高 2000 万元项目补助,创业领军团队给予最高 500 万元项目补助,创新领军团队给予最高 300 万元项目补助;强化元宇宙产业发展金融扶持,设立总规模 100 亿元的元宇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并联合国家部委、省财政部门及社会投资机构,建立 500 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鼓励元宇宙企业上市,对于主板上市企业,给予 2000 万元一次性奖励。[2023/8/15 21:24:32]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院长陈煜主持。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陕西钱币博物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博物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研讨。与会专家就黄金在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发展演变、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角色及形成原因、黄金货币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黄金钱币研究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星元数发布“中国移动熊猫IP”无人机数字藏品:据官方消息,9月2日,“中国移动熊猫IP”亮相2022(湖南)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携九家无人机企业在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主办的2022中国移动5G网联无人机峰会上首发九款无人机数字藏品,每款288份。

届时,艺咖科技创始人陈文思携星元数数字藏品服务平台将会在大会现场揭晓由艺咖科技为中国移动成研院以及国内九家知名无人机制造企业设计的十款5G网联无人机数字藏品,并向大会来宾介绍在星元数H5首发的“中国移动熊猫IP”无人机数字藏品设计理念。[2022/9/2 13:04:46]

金邦达发布“中国芯”数字货币钱包:金色财经报道,金邦达发布“中国芯”数字货币钱包,在数字货币领域率先采用国产芯片与自主可控安全芯片操作系统配合使用,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进行解锁,支持数字货币收付款、余额查询、交易信息显示、加载健康码等功能。[2021/12/2 12:45:49]

在第一场研讨中,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教授对黄金与币制的梳理分析,赋能钱币学的学科发展及学术思考。吉林大学教授吴良宝对战国时期的黄金货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李小萍讨论了南宋黄金货币的币材来源、铭文解读、黄金与铜钱、会子的比价等问题,认为南宋时期外贸赚取大量黄金,致使当时中国黄金骤增。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杨海涛通过其馆藏元墓出土黄金货币,讨论了黄金在元代货币体系的作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姜舜源考证揭示了清代几个重要节点,內、外库黄金白银库存量和使用情况、金银比价等等。

动态 | 东台区块链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商讨制订区块链“中国定义”:2018东台区块链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江苏盐城东台市召开。会上来自各专业人士共同商讨制定了区块链“中国定义”:多中心化、自由基加密合伙技术。

东台市以“多中心化、分布式加密合伙技术”为理论依据,打造国家数据资产公链接,并借助“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制造人人可挂接公链的区块链引擎,开启“共产经济”。

本次论坛以“百城百链共产共赢”为主题。东台将率先开启“百城链”区块链数据高速工程建设,随后所有上链城市均开启相同工程建设。通过城市联盟链的创建,让每个城市均能获得100个城市的数据资产,实现百城数据产业联合开发、百城用户共享、百城资本链接及业务共享(光明网)[2018/9/20]

第二场研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烨亮代表胡东波教授课题组,报告了利用科技手段,对海昏侯墓出土金币逐一测试分析的最新成果。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周祥通过多分析,提出海昏侯生前使用黄金机会少,是该墓出土多金的原因,而非汉代普遍现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领队刘志岩副研究馆员通过江口出水的万历矿银残件研究分析,提出万历矿银钱或是中国最早的银质流通货币。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吴旦敏梳理了战国至清代我国各地出土的黄金货币并进行分析,对中国黄金货币的使用方式、管理模式、书写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三场研讨,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纪洁通过文献及出土南宋金叶子资料揭示了金叶子作为南宋时期黄金货币的一种形式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徐驰对中古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金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考释,揭示了金币在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用途。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王显国从宋代黄金重量单位变化及称量方式的改进分析宋代黄金货币畅行的原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舜强结合宫钱研究、清宫档案分析清宫年例金钱的生产时间、数量、用途等问题。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馆长、研究员顾莹以“龙行天下——钱币上的中国龙”展览为例,分析了金币与钱币的文化内涵。陕西钱币博物馆高级经济师赵晓明结合文献分析了丝路古国的撒金钱习俗。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马宗洁结合文献与实物分享了金币上的佛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四场研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俪阎结合本体特征与文献资料,对馆藏天兴七年金币进行全面权威性考释,是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王小文对馆藏出土类黄金货币进行了梳理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王媛雪就淳化金币课题研究组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汇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安昊从大清金币实物出发,结合文献出发分析与探讨清政府对于本位币的选择。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朱安祥最后讨论了压胜钱与宋代受生寄库信仰相关问题。

此次论坛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继2019、2020两届后举办的第三届古代钱币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国博学者与社会各界专家的学术交流,为国博的中国古代钱币研究以及相关展览拓展思路,提供学术支撑,并为未来的馆际、院校合作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47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