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最角落的雅浦岛是一个“石币之岛”,在那里流通着一种名为“斐”的石币,其地位之稳固甚至超过了美元。
相比大多数实物货币“持有即拥有”“交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特性,石币的逻辑显然更接近今天的信用货币。无论是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普及的电子支付还是各国政府正在加紧推进的数字货币,仿佛都是石币的变体。唯一不同的是,“石”消失了,“币”留下了。
提起实物货币,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金银,正所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然而,却有一个小岛钟爱石头,而且一爱千年,直到今天。
小岛名叫“雅浦”,是位于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最角落的一个岛屿。在那里,流通着一种名为“斐”的石币,其地位之稳固甚至超过了美元。
这可不是夸张。小岛目前的法定货币是美元,但岛上的土著居民在进行重要经济活动时,仍会选择用石币交易。
传说,公元500年左右,雅浦岛一位名叫安瓜曼的年轻渔民在航行中迷失了航向,漂到了一座无人岛上。岛上有一种以前从没见过的巨大石块。
安瓜曼将无人岛当成了“神”的领地。后来,他用小木舟带着几块岩石回到雅浦岛,并将其形容成是“神的馈赠”。这一说法得到了岛民的普遍认可。自此,这些在今天人们看来就是石灰岩的石块,却成了当地人的宝贝,采自无人岛的石灰岩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加密货币总市值为1.086万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CoinGecko数据显示,当前加密货币市值为1.086万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为575.28亿美元,当前比特币市值占比为40.9%,以太坊市值占比为17.5%。[2023/1/29 11:34:46]
又过了500年,雅浦的一位部落酋长提议,大家一起出发去无人岛采石,并以石头为原材料制作货币,雅浦岛的石币自此诞生。
选择石头作为货币并不偶然。历史上,凡是能被当作实物货币的物品,大多极为稀有,且获取难度极大。显然,对于雅浦岛的岛民来说,无人岛上的石头就具备了这个特征。一方面,当地人没有任何机械工具辅助,“手工”开采石块殊为不易;另一方面,就算把石头千辛万苦开采出来,还得用小木舟运回来,可海上气候多变、风暴多发,整个过程可用凶险形容。
石币的体积越大,收益就越高,这带来了两层结果。从浅层次看,石币的重量、大小决定了财富的多少;从深层次看,由于巨型石币携带、交易太过麻烦,于是聪明的土著居民们决定采用“记账法”,即交易双方会在众人的监督下变更石币所有者,或者做上一个记号以显示所有权易手,所有者无须实际持有也能确保自己的财富被认可。甚至有些时候,交易完成后,石币还原封不动地留在原主人家中。
极为夸张的一个案例是,当时岛上有户人家被公认为“巨富”,即拥有一块巨大的石币。然而没有一个人,包括他们在世的家人,亲眼见过或触摸过这块巨大无比的“斐”。
Chia全网有效算力30.67EiB,挖矿产出3,132,034枚:金色财经报道,据chiaexplorer数据显示,2022年2月15日,Chia当前全网有效算力为30.EiB,目前XCH总量24,132,034枚,挖矿产出3,132,034枚。当前每天每TiB算力可产出0.0003个XCH,1TiB算力挖出1枚XCH需要花费约9年234天。行情显示,当前XCH报价为79.82美元,日内增幅1.28%。[2022/2/15 9:52:11]
相传,这笔公认的巨额财富来自两三代之前,先祖的一次石币开采活动。多年以前,他家的先祖随岛上的勇者们去无人岛采石,找到一块大得出奇的“斐”。返程途中,海上刮起了风暴,为了保命,他们不得不砍断缆绳,石币也随之沉入海底。回到岛上,所有人都作证说,这块“斐”的体积十分巨大,品质特别优良。岛民们认为,石币的丢失不能怪罪拥有者,石沉大海纯属意外。且石币“存放”于海底极为安全,无非就是换个地方保存而已,并不影响财富存在。于是,尽管今天的人们并没有见过这块巨大的石币,但它所象征的财富和购买力还是保留了下来。这户人家就这样成了当地巨富。
同样很有意思的一个案例发生于100多年前。1899年,德国人从西班牙人手里买下了加罗林群岛。当时雅浦岛上没有轮式交通工具,也没有可以行车的道路,只有一些小路连接着各个居民点。德国人想在岛上修路,要求土著居民配合。但对于赤脚走路的当地人来说,修路实在是没什么必要,工程也始终无法真正推进。
当前加密货币总市值约为5860.06亿美元:据金色财经数据显示,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为5860.06亿美元。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比排名第一的是BTC,市值约合3522.48亿美元,当前市值占比为60.11%;
ETH排名第二,市值约合667.84亿美元,当前市值占比为11.40%;
XRP排名第三,市值约合265.94亿美元,当前市值占比为4.54%。[2020/12/5 14:08:20]
在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后,德国殖民者决定向抗拒命令的部落首领征收“罚金”。他们委派了一个人,走遍那些抗拒命令的人家,在每家最有价值的石币上,用黑色墨水画上一个“十”字,并宣称这些石头已经被当作罚款没收了。这个办法立竿见影,所有的土著居民立刻行动起来,动手修路,把道路修得整整齐齐。工程完成后,当局又派出工作人员,擦掉了画在石头上的“十”字。转眼间,“罚款付清”,这些消失的财富重新“回”到了原来的所有者手中。
二战结束后,曾经代管小岛的美国在1960年宣布,石币不属于现代货币,但并没有禁止其流通使用,这使得石币在土著部落中得以继续流通。
2017年英国版《国际秘闻》将雅浦岛现存的石币做了一个粗略统计,指出目前该区域内仍有3000枚至5000枚石币,其中有700枚仍在使用,主要集中在雅浦主岛和3个外岛的9个部落内。这9个部落都将石币当作“先祖的荣耀”,储存的越多,家庭地位就越高,话语权也越大。
金色晨讯 | Libra将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支持:1.Facebook:Libra将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支持。
2.微众银行上线依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企业爱普APP。
3.纽约梅隆银行为Bakkt Warehouse提供地理分布式的客户资产存储。
4.美国SEC主席:离比特币ETF更近了,托管是主要问题。
5.Tether推出与离岸人民币锚定的稳定币CNHT。
6.Bakkt:Bakkt Warehouse期货交易很活跃,托管的比特币有1.25亿美元的保单保护。
7.LG可能很快推出区块链手机。
8.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可在离线状态下收付款,渠道和应用场景没有变,不会影响微信、支付宝。
9.美联储鲍威尔:美联储正在关注数字货币,但并未积极考虑它。[2019/9/10]
现存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枚石币现在就存放在雅浦岛最大部落的酋长法尔梅德家的院子里。它高超过3米,重达7吨,大约制作于800年前。据酋长说,这枚石币的价值约等于迎娶20位土著妻子的聘礼。但因为是父亲与外岛部落决战后赢来的,自己不舍得使用。
目前,这枚最大的石币不仅是雅浦岛价值最高的石币,也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最具文化与考古价值的单枚石币。
1903年,美国人类学家威廉·亨利·福内斯三世漂洋过海来到雅浦岛,岛上独有的交易体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美国后,他将岛上的见闻写成了《石币之岛》。这一作品影响了人们对货币及其发展史的认识。
凯恩斯在《货币论》的开篇中便写道:“账面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这种货币是货币理论中的原始概念。”后面又写道:“福内斯的书让我们了解到,有一个民族对货币的观念可能比其他国家的人聪明得多。雅浦岛的实践更有逻辑,储备黄金这种现代的做法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经验。”
199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货币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也高度评价了雅浦岛的石币交易体系。他归纳说:“无论石头还是黄金,本质上都代表着一种约定俗成的信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是否会被接纳,被接纳的范围有多广。雅浦岛的岛民们明显对公认的实体通货并不关心,这表明货币可以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信用与清算构成的一套体系。”
石币现象在人类文明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这种奇特的货币制度本质上是以记账为特征的信用记录清算系统,体现出石币在交换过程中的两个价值:一是等价交换时的交换价值,二是交换完成后体现的信用价值。它的特点在于其流通方式,即流通是通过记账与债务核销、转移完成的。
雅浦岛的石币以及雅浦岛土著居民对交易的理解,在人类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吗?
其实,在更早的人类历史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交易体系。
公元前3000多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并将其书写在泥板上。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些楔形文字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商业、贸易和借贷有关,涉及大量计量单位与数量。一些学者据此认为,楔形文字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记账。大量从事货币理论研究的学者由此推断,人类社会最早的货币,应该就是以记账符号形态存在的。
货币理论学说分成两个主要流派,分别为“发现派”和“发明派”。
“发现派”认为,货币是人类从自然中发现并加以运用的。“发明派”则认为,货币是人类有商业、贸易借贷活动后,以债务为起点诞生的。记账符号或者记账单位才是货币的本质,而实物货币只是现实中的替代品。“发明派”理论认为,货币的定义是“一般的、具有代表性的记账单位”。它排斥任何载体,只承认抽象的“记账单位”。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以记账单位为核心特征的现实货币体系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世界。目前,在全球化经济交易体系中,各国都在使用自己的记账单位作为货币单位,例如中国的“元、角、分”,英国的“镑”等。
至今,所有英镑钞票上仍然印着这样一句话:“Ipromisetopaythebearerondemandthesumof×Pounds.”这与英镑的起源有关。毕竟,最初的英镑纸币其实就是国王向银行家借贷后,给予银行家的抵押书,王室签名的承诺让这样的信用和债务关系有了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也是石币尤其引起经济学家广泛兴趣的原因所在。
相比于大多数实物货币“持有即拥有”“交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特性,石币的逻辑显然更接近今天的信用货币。
如今,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信用凭证带来的便捷。从信用卡开始,交易变得越来越快捷、容易、普及。从本质上说,信用卡交易、储蓄卡交易、电子支付的交易与石币岛的交易如出一辙,只不过,银行扮演着岛民监督的角色,各种信用凭证的交易记录如同在石币上做上记号留下的痕迹,一切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相似。
我们很难判断货币交易的发展演化究竟是自然选择的回归,还是这个世界的创新引领者们有意为之。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普及的电子支付,还是各国政府正在加紧推进的数字货币,仿佛都是石币的变体。唯一不同的是,“石”消失了,“币”留下了。
石币矗立在雅浦岛上静静地见证着世界的变化,而我们则在更加便捷、创新的交易体系中体验着世界的多姿多彩。人们都说,“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的新形态”,也许在后面还应该补上一句,“这样的新形态未尝不是一种回归”。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