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彭博社的一篇关于USDT的一篇文章再次引起市场对USDT的关注。我们看到USDT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使用已经不再限于加密数字货币的交易场景,而且开始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USDT可以说是在现有的法币服务最弱的领域,也就是在跨境支付和跨境交易的应用场景,开始流通使用起来。USDT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迅速发展到100亿美元的规模,成为目前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中市值第四大的加密数字货币。随着它的市值总量的日益增长以及它在日常使用中的使用频率,它开始对主权货币的流通使用产生挑战,成为主权政府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现在市场中同时也出现了基于单一法币的数字稳定币。这些数字稳定币是在发行辖区内按照当地的监管制度合规地开展,在使用者的身份核实以及反方面都会遵循所在地的法律。因此这些数字稳定币同USDT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譬如在美国市场,就有PAX, USDC,GUSD以及即将推向市场的Libra稳定币。Libra稳定币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因此它就会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可流通的数字稳定币。由于它的合规的特点,它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会同USDT有本质的不同。
谷燕西:Libra推出会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促进更多数字货币产生:11月30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称,如果Libra推出的话,它会至少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 Libra会扩大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现有的美元目前是在以中心化系统为支撑的清算结算体系之上流通。Libra美元稳定币是在Libra区块链上运行。Libra区块链是完全独立于现有的美元支付体系。它能触及到目前的支付体系无法触及到的地区。对于Libra美元稳定币来说,它最大的应用的发展空间在于当地法币薄弱的地区。第二, 会促进更多的数字货币的产生。像Libra这样规模的稳定币推向市场之后,这既会进一步证明市场中此需求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表明这个产品的可行性。Libra稳定币的推向市场会进一步促使各国央行各自行动以及彼此合作来提供 CBDC。第三, 会推动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在Libra稳定币的各种应用场景中,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是一个主要的应用场景。大量资金的涌入就为加密数字货币价格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在各种加密数字货币当中,普遍受到认可的依然是比特币,因此比特币的价格的增长就有了更好的条件。第四, 促使更多的公司考虑自己的加密数字金融战略。[2020/11/30 22:33:04]
首先,Libra稳定币是在Libra区块链上来发行。Libra区块链是许可链,是由Libra协会成员共同经营的。使用Libra稳定币的用户以及机构都是必须经过批准才能加入使用。由于Libra协会在全球任何经营地区都需要满足当地的监管要求,所以在Libra生态中的用户及机构都是所在地区的合法的用户。这就同USDT的匿名账户和随意加入的特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谷燕西:美国SEC或因监管及市场影响起诉Uniswap: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称,Uniswap项目方最近发行了代币UNI。鉴于这个代币的性质,发行方式,发行对象,以及UNI的美国持有用户不少于2000人,他认为它很有可能成为SEC起诉的对象。谷燕西在文章中表示,按照美国对证券产品定义的几个维度,如果持有者是未来盈利为预期,并且是通过一个普通企业的努力而达到这个产品的升值,那么这个产品就应该被定义为证券,其运作方式也应该按照证券的监管条例来运行。如果UNI被认为是证券,那么它此后的相关的一系列运作都是不符合证券法的要求的。除了以上按照证券定义来分析UNI属性之外,UNI的其它特点也使得它更像一个证券。另外,UNI已经在在多个中心化撮合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其交易方式同股票一样。他在文章中提到,SEC是否起诉一个项目的一个重要考虑是这个项目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影响。UNI现在已经发行流通到美国市场,已经在中心化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如果SEC不采取措施禁止UNI的流通,那么此后就会有更多的类似UNI的数字通证在美国市场中流通。另外,由于这样的数字通证的产生和流向市场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如果SEC不很快采取行动,那么它在此方面的监管以后就很难见效。[2020/9/25]
其次,Libra稳定币会基于单一法币来发行。按照它的发行计划,它会基于美元,英镑,欧元等一系列的法币来发行。这也不同于目前的只是基于美元的USDT。
谷燕西:未来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交易应该是免费的:7月24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文章《未来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交易应该是免费的》称,基于互联网时期的发展,目前证券行业的发展,以及从区块链技术应用能产生的收益,未来的数字资产交易都应该是免费的。他称,首先未来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一定是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会从根本上改变证券行业,在证券交易中采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就会采用交易即结算的方式。所以就不需要现在证券市场中的清算结算公司以及登记公司,证券交易的整体成本因此就会大幅下降。交易佣金因此就一定会大幅下降。其次,在未来的证券市场中,DeFi应用会进一步降低证券市场的成本。最后,由于区块链技术直接支持点对点之间的交易的,未来的很多数字资产的交易实际上是可以在资产的产生方和资产的购买方之间直接完成的。就不需要券商这个金融中介,资产交易的成本因此就会进一步降低。[2020/7/24]
在市场竞争方面,Libra稳定币不会同USDT形成正面的竞争。两者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完全不同。两者会处在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
声音 | 谷燕西:区块链技术会将电影行业发展推到新高度:CBX研究院院长谷燕西今日发表专栏文章称,区块链技术和5G技术会将电影行业推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为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区块链技术角度来看,目前以网站为中心的电影媒体的交付方式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的电影市场发行渠道,不管是电影院渠道还是流媒体渠道,其中介成本依然是电影产品分发的一个非常大的成本。而区块链技术支持在互联网上点对点之间的直接交易。因此现在就有可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影产品分发渠道,支持消费用户同电影产品提供方的直接交易。将来很有可能出现一个电影行业中的相关方组成的联盟,成员包括电影制片方和分发方,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决定联盟的各项规则,并在区块链上开展数字电影的资金募集和分发工作。由于工作都在这条链上完成,所以效率就会比现有模式提高很多,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触及更多的用户。而且,这个区块链一定会采用联盟链。[2019/11/24]
除了以上的不同点之外,Libra稳定币同USDT在应用场景方面会是相似的。Libra稳定币会同USDT一样,会首先应用于跨境支付转账和交易领域。
跨境支付和转账领域是数字稳定币的首先应用场景。这估计也是Facebook最初计划开发稳定币的初衷。根据媒体的报道,Facebook计划的其稳定币的首先应用场景是印度的跨境汇款。印度是从其国外向其国内汇款的大国。但由于目前的跨境汇款的低效率和高成本,印度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另外又是由于Facebook在印度市场的大量使用用户,因此Facebook计划开发一个数字稳定币来提供此类服务。这个稳定币的开发后来经历了非常大变化,最后发展成为目前的Libra。尽管Libra白皮书一直声称它服务的目标用户群体是全球范围内没有得到金融服务或金融服务不足的用户,但我认为,当Libra稳定币推向市场的时候,最初的应用一定是在跨境领域。而在各种跨境应用中,跨境转账是一个主要的应用场景。因此,Libra稳定币一定会大量地应用于这个领域。但同USDT的不受监管的属性不同,Libra稳定币一定是在其运行地区,在获得监管的批准下进行的。所以这是Libra稳定币同USDT在此方面的一个本质上的不同。
跨境应用的另外一个主要领域是跨境交易。这就包括数字金融产品的直接交易和跨境商品买卖的交易。USDT的最初出现的市场需求就是需要一个可供跨境交易的交易媒介。现有法币在跨境交易方面的限制包括各国的货币监管政策以及各个法币的隔离的清算结算系统。USDT实际上是直接绕过了这两个限制。另外再由于匿名的特点,所以USDT在最近快速发展到了100亿美元的规模。但Libra稳定币会是依然遵守各地货币监管政策的要求,它是在底层的技术结算系统方面优于现有的法币清算结算系统,所以它还是会带来明显的改进。目前市场中的跨境交易,特别是商品交易方面,迫切需要任何能够对流程的改进,以此来增进交易双方的收益。因此Libra稳定币的推出,一定会受到跨境电商的欢迎。最近跨境电商Shopify加入Libra协会就是此方面一个最好的证明。
跨境交易的另外一个领域是跨境的数字金融产品交易。我一直认为,在Libra的生态中会很快出现一个数字资产交易所。这个交易所会在Libra的生态当中,基于Libra稳定币交易各种数字金融产品。由于Libra协会成员服务的用户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因此这个交易所的潜在用户范围同样是在全球各个角落的。这些交易用户因此能够使用Libra稳定币进行便捷的跨境交易。当然了,这样的交易同样是在用户所在地区合规地进行。鉴于目前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交易的发展,这样的需求已经存在了。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中的各个服务机构迫切需要一个数字稳定币来为其业务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像Paradigm和Tagomi这样的公司最近加入了Libra协会。在美国市场,SEC已经认可比特币和以太币不属于证券产品。因此可以对这两个加密数字货币进行合法的交易。至少是在美国的合规的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当中,采用Libra稳定币交易这两个产品就是可以合法地进行。因此在这个细分领域,Libra稳定币会同USDT产生正面的竞争。
总的来说,Libra稳定币会同USDT在短期内在市场中共存。但是Libra稳定币肯定会成为市场中的主流,特别是在数字金融生态发展起来之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