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动首次大规模读者公测,邀请市民提前体验。上图东馆的建设目标是:“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图书馆”、“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图书馆”。在这里,可借阅的图书、可使用的座位、可参与的活动与可利用的空间,都能实现预约,既保证便利性与公平性,也促进了个性化服务。
除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浦东另外两个文化地标——上海博物馆东馆以及世博文化公园内的上海大歌剧院,都将文化数字化转型作为其建设的重要目标。上博东馆也在积极推进博物馆“新平台”“新终端”建设,整合共享数字文博资源,实现智慧管理,推进智慧服务。浦东的三大文化地标都希望能够将自己打造成为卓越的城市“第三空间”,一个能让民众在闲暇时便会想要走入的休闲放松的社交场所,实现文化设施的引领作用,更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笔者认为,在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可以以“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为数字化转型指引方向,该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提出,“第三空间”是除了家庭、办公室以外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场所,在那里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没有职场等级意识,不受功利关系限制,是人们释放自我、自由交流的社交场所,具有自由、宽松、便利的基本特征。
中国移动元宇宙产业联盟成立?华为、科大讯飞、小米等为首批成员:金色财经报道,今日,中国移动元宇宙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共24家成员,包括中国移动咪咕、科大讯飞、华为、小米、芒果TV等。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表示,对于联盟成员,未来中国移动将聚焦版权投入、营销扶持、研发经费、能力容量进行专项扶持,资源投入三年翻一番。[2023/6/28 22:05:45]
数字化转型是公共文化机构变革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激发文化机构活力,加强供需调配与精准对接,满足用户文化需求。事实上,许多文化机构已经在着手数字化事宜,但存在数字化程度不足,长期处于“浅滩区”,难以触及文化机构筋骨等问题。而元宇宙的出现,似乎能为解决该问题带来转机。
关于元宇宙赋能文化机构“第三空间”建设的探讨,笔者近期在《图书馆论坛》网络首发了一篇《临境图开: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的文章,从理念和技术两个角度讨论了元宇宙如何赋能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鉴于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研究主体从图书馆延伸至公共文化机构,将探讨置于文化数字化转型的视角,进一步分析阐释元宇宙视域下公共文化机构“第三空间”建设的理念、技术及其方案。
KRAFTON与Naver Z将在北美组建新合资企业来扩展元宇宙,初始投资为3640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游戏《绝地求生》开发商 KRAFTON 与韩国互联网巨头 Naver 旗下元宇宙部门 Naver Z 将在北美组建一家新的合资企业,两家公司将向新的北美实体投资 480 亿韩元(约合 3640 万美元)。KRAFTON 将拥有合资企业 85% 的股份,NAVER Z 将拥有剩余的 15%。
KRAFTON 与 Naver Z 正在合资开发一种名为Migaloo的新元宇宙体验,该平台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开发中,计划于 2023 年底前推出。Migaloo 计划采取 create-to-earn(C2E)模型,允许创作者在平台内开发和销售内容(作为 NFT)。[2023/4/18 14:11:41]
一、理念:元宇宙赋能“第三空间”建设
笔者认为,元宇宙蕴含“第三空间”理念,包括自由、平等、个性化、多元化、社交属性、展示自我。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变革原有不彻底、不成熟、不够人性化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思路,增强人本意识,拓宽并增强公共文化机构服务。
乐高正在为其元宇宙体验招聘新员工:金色财经报道,乐高正在为其元宇宙体验加大招聘力度。在过去的几周里,乐高在丹麦发布招聘广告,招聘高级营销经理、高级投资组合经理和GAME部门互动体验的创意负责人。
在乐高宣布它将与Epic游戏开发元宇宙体验后不久,乐高家族投资公司Kirkbi向Epic games投资了10亿美元。[2023/1/17 11:15:27]
自由——超脱现实的自由感。元宇宙能使用户体验到超脱现实世界的自由感,一是环境的自由感,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营造一个宽松和惬意的环境;二是资源获取的自由感,通过数字人文和区块链等技术,整合更多资源,保护知识产权;三是服务供给的自由感,以虚拟数字人作虚拟馆员提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平等——人人可及的平等。元宇宙能够缓解中国公共文化机构的不平等现象,一方面,用户可以创建富含滤镜的专属形象进入虚拟空间,享受身份平等式服务。另一方面,虚拟服务将会更加成熟,用户可以利用终端,享受更优质更平等更多元的文化资源与服务。
研究:区块链游戏和元宇宙项目在2022年第三季度筹集了13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分析平台DappRadar于10月12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区块链和元宇宙项目在第三季度获得了13亿美元的投资,与 2022 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48% 。此外,《区块链游戏报告》发现,仅在2022年9月,区块链游戏项目就通过投资和合作筹集了1.56亿美元。[2022/10/15 14:28:29]
个性化——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推荐。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推荐是一种更精准、更细粒度的推荐方式,元宇宙能够满足文化机构开展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服务的条件,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能充分挖掘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为其匹配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各种情境下用户与信息服务的自适应。
多元化——不受场所束缚的多元化场景。元宇宙能率先从空间维度提升文化机构的多元服务水平。元宇宙的虚拟空间是由数据构成的,在技术与基础设施成熟的情况下,该空间可以是无限延展的,进而通过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相融方式构建出多元化场景。
网易丁磊完成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金色财经报道,12月2日,网易云音乐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除了在线下举办上市仪式之外,网易云音乐还通过网易伏羲沉浸式活动系统“瑶台”,举办全球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这也是网易创新和技术能力的一次展示。“元宇宙敲锣”中,三个“丁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步敲响了上市锣,所谓三个“丁磊”,一个是在线下仪式敲锣的丁磊本人,还有两个是AI虚拟人“丁磊”,他们分别被刻画成了2000年29岁的丁磊和2021年50岁的丁磊。据悉,参与观礼的嘉宾也通过操控自己的“数字分身”在虚拟世界中见证了网易云音乐上市。[2021/12/2 12:46:14]
社交属性——更为强大的社交功能。元宇宙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能增强文化机构的社交属性,一方面是提供丰富的线上社交场景,拉近社交距离,更易于交友;另一方面是提供多样的信息交流方式,提升信息效率与价值。
二、技术:元宇宙重塑“第三空间”场景
毋庸置疑,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仍是技术革新,元宇宙作为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必然能为文化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元宇宙的底层技术重塑文化架构场景,具体如下。
虚拟数字人强化参考咨询或者解说服务。根据馆藏资源,以及与用户交互的日志数据,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虚拟数字人,使与用户的交互更多地被赋予智能化、情感性和思想性等特征,通过用户画像,再针对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回答,并以三维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参考资源。
交互技术创新教育体验场景。交互技术能够通过加快进入沉浸状态的速度和加深沉浸状态的深度两方面赋能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构建精细的多元教育场景、增强游戏化互动和智能化的教学评价三方面。
UGC/PGC/AIGC革新内容生产场景。此处重点阐述AIGC,它将成为元宇宙视域下最不可或缺的内容生产方式,AI从辅助生产走向主导地位,能够根据需求自动生成内容,并精准推送给用户,弥补数字内容需求和供给间的缺口,有效解决“内容荒”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助力数据保护场景。在隐私保护方面,区块链技术以其匿名公钥加密、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等特征,多角度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区块链能为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和UGC/PGC/AIGC作品确立知识产权依据,采用时间戳技术,保证所有历史数据的可追溯性和数据获取的完整性。
电子游戏技术渲染社交场景。电子游戏技术为文化机构中社交场景的建构提供支持,解决多人在线时的场景建构、画面渲染等问题,使用户在游戏中拥有接近现实的体验,实现娱乐和社交场景的聚合。
三、破局:元宇宙视域下公共文化机构“第三空间”建设方案
未来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它能够打破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壁垒,实现真正虚实融合、虚实相生。由此,元宇宙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机构建设也将不再局限于利用元宇宙理念和技术,而将迎来全方位变革,以下笔者提出两种建设思路,使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而不再在“浅滩区”徘徊。
一是推进改革性方案,即文化机构入驻元宇宙平台,一方面将公共文化机构的传统业务和工作人员转移至元宇宙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变革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利用元宇宙平台的资源和特色,创新公共文化机构业务。目前如火如荼在建的临港科学数字图书馆便是图书馆入驻元宇宙平台,构建元宇宙图书馆的前沿案例。
二是探索革命性方案,元宇宙下公共文化机构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存在?甚至会不会存在?亦或就会以文化元宇宙的形式存在?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公共文化机构的核心价值在于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具有公平性、公益性、多样性和便利性等特征。而元宇宙以其自由和平等的特点及技术体系亦能实现公共文化机构的使命,此外还能提供更为人性的服务,更为多元的场景,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更为安全的信息保护措施等,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但有一点无法替代,即公益性,大约是现阶段元宇宙无法实现的。
当然,本文中笔者讨论主要是想拓宽元宇宙视域下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思路,元宇宙成熟之时,它将不止是一种技术集成体,更是一种社会体系,拥有经济系统和独特文明,有可能全面重构公共文化机构的业务,这些都需要研究者和实务界的同仁们能突破传统思维,放眼未来。?
来源:元宇宙之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