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遭遇黑客攻击后的数字藏品平台光艺数藏悄悄“复活”,引发业界关注。复出后,该平台上的数字藏品持续暴涨,大部分涨幅均超过百倍,少数藏品甚至超过了千倍。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波涨势难免令人怀疑其中是否存在投机炒作行为,进而引发更大金融风险。看来,约束数字藏品炒作行为,亟需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首先需要明确,数字藏品不能等同于国外的NFT。数字藏品的概念已经火了一阵子,从技术手段讲,它和NFT很相似,但它并不是国内版本的NFT。NFT全称是Non-FungibleToken,是基于区块链发行的非同质化代币,Token在英文中代表代币的意思。而国内数字藏品市场一直强调去“T”化,也就是弱化了数字藏品的金融交易和投资属性,更强调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经济日报:勿滥用区块链概念:金色财经报道,中秋将至,有商家推出“区块链月饼”,还有网友以此进行恶搞,引发关注。需要看到,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本身并不是商品,也不直接创造财富。不少人对其基本内涵和具体应用仍不清楚,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区块链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安全、标准、监管等方面都需要加以完善。对于利用区块链技术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进行非法交易等行为,应予以及时打击整治。对于种种炒作概念、不实营销的商家,也应加大排查力度,规范营销口径,净化市场秩序。[2022/8/31 12:59:31]
其次,应该正确认识数字藏品的价值。数字藏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新技术的文创产品,藏品背后体现了艺术、美学和创意,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比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发布的“千宫”系列数字藏品,用手指滑动屏幕就能欣赏藏品各个角度的样子,生动有趣。以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现艺术品或文物的价值,赋予了传统文化和文物新的生命,增强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活化。
经济日报:深化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大云牵小云”体系:经济日报今日刊文称,要深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1+N”的“大云牵小云”体系,建好管理云、延伸服务链,拓展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示范,加快构建社区智慧治理新模式。[2020/10/6]
数字藏品还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随着数字藏品概念火爆,这种热度也传导至消费市场。不仅麦当劳、小鹏、兰蔻等诸多商业品牌营销想搭上数字藏品的快车,中国邮政、中国电信等“国字号”企业也纷纷入局。从放大品牌IP和传递品牌文化的角度看,数字藏品能够赋予品牌全新的价值,并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比如,前不久中国邮政推出的“国宝熊猫邮筒”系列数字藏品就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曝光率和关注度。从这个角度说,国内数字藏品的发展应该充分与实体经济结合,走以虚助实的路子。平台企业应更好发挥其正向价值,让数字藏品真正赋能实体经济。
经济日报:区块链等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6月12日,经济日报刊文“筑牢新基建底座 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文章表示,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突破供需物理限制、产业行业边界,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有效拓展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2020/6/12]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数字藏品是一种新奇的文化体验,既能满足社交需求,又能满足审美需求。但是,收藏应建立在对艺术品的喜爱和对品牌的认同之上。相对于传统收藏来说,数字藏品只是在媒介形式上发生了改变,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依然取决于它的本质,即美的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长远看,只有那些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充满创意含量的数字藏品,才会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那些想把数字藏品当成“生财”之道的人来说,炒作数字藏品并不是一门好生意。一方面,数字藏品还处于发展初期,质量良莠不齐,价值相对模糊。就拿近期引起业内热议的徐悲鸿数字收藏品来说,徐悲鸿美术馆就曾公开质疑有些数字藏品为假冒作品,还有些不能提供完整的溯源证据。如果数字收藏品平台难以保证数字藏品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数字藏品是新生事物,市场监管机构尚未对其发展作出明确规定,极易出现滥用技术、盗用版权、虚构价值、交易不规范等问题。近期业内发起的《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虽对风险防控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具法律效力。市场发展必然会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些平台和藏品也会面临优胜劣汰。与此前炒鞋、炒盲盒的逻辑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旦结束,留给消费者的只能是一地鸡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