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元宇宙大事件|数字藏品—是泡沫?还是机遇?
数字藏品是泡沫?还是机遇?
最近,微信整治相关公众号,阿里也在收紧相关支付接口,大厂们纷纷出手,进一步规范数字产品,数字藏品本身相较于虚拟货币而言,具有非同质化的特点,不具有可互换性或称之为可分性,但仍然有可能作为我们国家后面的一个监管方向。
比如鲸探平台,现在要求在购买满180天或受赠满两年后可以转赠,而且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有偿转赠,目前要求满180天,也就是半年的时间,相信阿里这边更多是希望通过这段时间来看一下国内对于数字产品的一个监管动向,避免炒作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在目前我们国家对数字藏品监管方面还没有出台一个非常明确的监管文件,仍然围绕的是虚拟货币。
数字藏品三项周指数均下跌:金色财经报道,2023年2月28日-3月06日数字藏品国际周指数大幅下跌11.7至15.1点,国内周指数下跌27.6点至72.9点,数字藏品综合价值周指数下跌18.1至38.2点。
备注:
· 数字藏品综合价值指数由同伴客数据与链境Labs联合研发,是对国际及国内当月市场热度最高的数字艺术品项目市场总销售规模的综合反映,以2021年11月份销售额的30分之7为基数,指数基值为100。
·国内周指数成分之一的幻核于8月16日发布平台终止运营公告,但销量已于7月10日后归零。为遵循去掉某一成分后指数计算结果无变化的原则,该指数使用幻核7/4-7/10的销售数据进行销售基数调整,并将新的销售基数作为8/14后的指数计算基数。[2023/3/6 12:45:19]
QQ音乐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原团队部分成员已内部活水:11月16日消息,今日,腾讯TME旗下QQ音乐已经叫停“TME数字藏品”业务,原团队部分成员已内部活水。TME数字藏品业务于2021年8月初在QQ音乐应用中预热,是国内首个将NFT定义为“数字藏品”,且以音乐唱片为NFT表现形式的主流平台,由腾讯云至信链提供技术支持。(界面新闻)[2022/11/16 13:11:03]
因为数字藏品和虚拟货币之间具有很多相同的特点,比如说可能有一些炒作行为和趋势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是可能会涉嫌一些非法集资,特别是经常被问到关于非法集资的问题,尤其近段时间以来,数字藏品越来越火热,不少新平台涌现出来,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像一些大平台,比如惊叹饭盒都在收紧他们的平台政策,也在防范利用数字藏品的投机行为,大平台都在这样做,无疑是想要做长期稳定的发展。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中,数字藏品、虚拟人、虚拟世界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三个元宇宙赛道:6月26日消息,普华永道发布《2022至2026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报告指出,在中国市场,技术与商业创新逐渐促成繁荣的元宇宙产业格局,数字藏品、虚拟人、虚拟世界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三个元宇宙赛道。其中,数字藏品的市场热度正在逐渐增加,以知名IP为基础开发铸造数字藏品正成为诸多知识产权的变现方式,实现了粉丝流量的快速变现和价值放大。(财联社)[2022/6/26 1:31:53]
简单讲下目前数字藏品的法律法规大环境:
“嵩山少林”官方独家授权区块链数字版权发布数字藏品:3月23日消息,由嵩山少林景区官方独家授权,山海景藏创作发行,与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重点综合实验室区块链版权中心、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四川天府新区)重点支持的版权服务平台“知信链”、区块链版权服务基础设施“新版链”、繁星超越共同发布“嵩山少林区块链数字版权限量作品”,将于3月22日起,在全球最大线上拍卖平台阿里拍卖“知信链数字版权资产官方店”全国首拍,即日起已开始预展。该数字版权系列作品以“嵩山少林,天地之中”为主题,围绕嵩山少林的珍贵文物与历史,带你走进“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群中。(sohu)[2022/3/23 14:12:42]
1.对于数字藏品创作人、权利人,权利范围为知识产权,授权范围包括普通、独家、独占,权利限制为不可将同一作品在其他品牌铸造,保证责任为著作权人或无侵权,如侵权,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2.对于数字藏品发起平台,资质获得为许可证,包括《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网出版权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那么备案手续包括区块链备案、艺术品经营备案,限制为不得在注册名称、经营范围中使用虚拟资产、虚拟货币等词语,后期运营包括但不限于1.不正当竞争2.著作权风险3.储存风险4.广告宣传。
3.对于数字藏品藏家、购买者《用户服务协议》的权利限制,版权为非商业用途,个人限度内合理使用,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交易方式为法币交易,禁止炒作、。综上所述无论是数字藏品,创作人、权利人、数字藏品发行品牌方还是对于数字藏品藏家、购买者而言,数字产品的一些红线千万不能去触碰,相信随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会出台更加明确规范的法律法规,让数字藏品领域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
而从NFT到数字藏品,国内的数藏平台嗅到当前市场野蛮生长的机遇,以数字藏品名义变相开展NFT交易,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尤其是在数字藏品监管规则尚未完善的间隙,部分数藏平台粗放经营,导致金融风险外溢。
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中提到,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
即使NFT政策不断收紧,一些数藏平台为了赚快钱,仍会想方设法规避监管,诱导消费者进入炒作陷阱。这种以中心化作为运作逻辑的数字藏品商业模式,表面上确权在链上,实际上消费者不拥有对数字藏品的所有权,消费者处于交易杠杆下的弱势一方。
一本万利的复制售卖过后,数字藏品可能一地鸡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