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北发过几篇关于“元宇宙”的科普、评论文章,留言里出现不少争议:
有的认为这是资本局,有的则将它看作人类未来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有专业人士从科技角度出发,分析它的可操作性;也有人持悲观态度,认为沉迷虚拟空间的人类,将走向“黑客帝国”里的“缸中世界”。
电影《黑客帝国》截图
这一切并不稀奇。
任何一种新技术、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势必会引起科学上、甚至伦理上的争议,它们有可能成为哗众取宠的噱头,也可能会成为难逢难遇的商机;可能引发投机取巧,也可能彻底颠覆现有生活方式、生存图景。
今年伊始,上线仅三周的社交App“啫喱”成功登上2月12日Appstore免费榜第一名。此后,啫喱连续霸榜三天。
要知道,这是2019年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排名超越微信的社交类应用。
而大家对这个打败微信、刷屏了95后和00后社交圈的新玩意儿有个更直观的形容:“元宇宙社交软件”。
腾讯成立“元宇宙”金融团队:金色财经报道,从腾讯内部获悉,腾讯云日前成立全真互联金融团队。据了解,该团队将依托腾讯云实时音视频TRTC、AI、数智人、云渲染、数字孪生等优势产品能力,探索新一代金融场景全真交互解决方案,推动全真互联在金融行业落地。[2023/1/18 11:19:04]
“啫喱”界面
要进入元宇宙社交世界,首先要“捏脸”,为自己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独特形象。
常玩游戏的朋友肯定对“捏脸”并不陌生,从鼻梁高度到脸型再到眼神,你长什么样,是什么气质,都可以自己决定。
游戏《赛博朋克2077》中的“捏脸”
之前还出过“做游戏捏脸师月入三万”的报道,足以看出年轻人们多么在意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外貌、形象,或者说“人设”。
现实中我们自己的样子难以改变,但在虚拟世界里,则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大胆变成喜欢的模样——这或许就是“捏脸”的魅力。
捏完脸、给自己做好造型、搭配好衣服之后,还能在软件中和自己熟悉的朋友互动、聊天、选择自己的状态。
广州南沙在全国首推“元宇宙”赋能智慧新政务:金色财经报道,广州南沙政务服务中心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对线下政务大厅进行实体1:1模型制作与引擎渲染,搭建具有极高还原度的实景三维仿真场景,同时搭载顶尖的三维感知交互技术和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内容,旨在打造全国第一个可实现全套感知交互服务的元宇宙政务平台,以数字化政务大厅为载体助推政务体系多元化发展、跨时代变革。(广州日报)[2022/10/14 14:27:50]
“啫喱”app官方微博发布图片
正是这样的新玩法,让年轻人们呼朋唤友,在平行世界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虚拟小人儿与另类真实的社交圈。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该APP目前已经从应用商店下架,暂停新用户进入。什么时候回归,是否会回归,回归之后还能掀起多大的声浪,尚未可知。
一方面,有评论认为“啫喱”可以让我们通过虚构身份介入到平行于现实的虚拟场景,充满沉浸感和陪伴感,具有“元宇宙”性质;也有人破了冷水,觉得“啫喱”只是现有社交软件的“花样升级”版,距硬核科技基础上的元宇宙世界,还有遥远的距离。
而无论如何,这引导我们思考:你我是否真的能够将精神、意识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在另一个“异世界”中得到舒适和快乐?
而那个脱离实体存在的世界里,规则和秩序又是如何?我们的性格、感知,是否会随着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呢?
全国人大代表孔发龙:成立国家级“元宇宙”研发机构:3月7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表示,元宇宙”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关键赛道。哪个国家能够尽早抢占“元宇宙”高地,哪个国家就更有可能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从而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将提交《关于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建议》。孔发龙建议,成立国家级“元宇宙”研发机构,加大资金、人才和激励支持力度,重点攻坚芯片、区块链、地理空间、交互算法、感知显示、图像引擎、3D环境生成等“元宇宙”基础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为促进“元宇宙”自主可控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他呼吁,要加快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的标准、规范和体系,明确产业的边界、红线和禁区。(新浪财经)[2022/3/7 13:42:16]
电影《寻梦环游记》截图,如果有机会进入像动画片一样的奇异世界,你想去体验吗?
理想中的“元宇宙”是什么样的?《元宇宙:图说元宇宙》中这样介绍:在元宇宙中,我们可以分享生活,我们也可以改造世界,创造出全新的元素和规则。我们的记忆可以永久保存,我们的数据永远安全,这就是元宇宙。
最近“无限流”的概念特别流行,而在多元宇宙中穿梭,就像在无限流的世界中跳跃,可以极大扩张我们的感知和经验。
上海政协常委:上海应当把握“元宇宙”风口,引进和培育元宇宙新基建头部企业:1月19日消息,据上海市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界别副召集人、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游闽键表示,上海应当把握“元宇宙”风口,引进和培育元宇宙新基建头部企业,大力扶持元宇宙软硬件产业的发展。
他建议,可由市经信委牵头,依托元宇宙相关头部企业,一流科研院校,成立上海市元宇宙跨界创新联盟,加强政企、校企协作,发挥联盟成员技术、市场优势,聚合一张“产业生态网”“能量传导网”,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上海标准的元宇宙规则体系。(鞭牛士)[2022/1/19 8:59:45]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都很疑惑:这样理想版本的“元宇宙”图景真的能实现吗?
我们不妨跟着《元宇宙》一书看看它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以及我们现在在这条道路上究竟到达了哪一步?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把元宇宙用我们自己的身体来进行类比,是什么样子?
硬件相当于人的骨骼和肌肉;
数据相当于人的肠胃等器官;
计算相当于人的头脑;
网络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将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
数字化相当于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提高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灵活程度;
经济就相当于心脏和血液,推动元宇宙健康、繁荣发展。
中国移联元宇宙产业委提议尊崇钱学森为“元宇宙之父”:12月11日,在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发文提议,尊崇钱学森为“元宇宙之父”并以钱学森数字孪生为“元宇宙1号公民”,以此向钱学森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期钱学森先生几封手迹信,引起热议热搜。钱学森先生三十年前以“中国味”的“灵境”命名了今天的“VR”,以“大成智慧”预言了今天的“元宇宙”。
据介绍,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成立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系国内首家。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于佳宁表示,将钱学森先生这位“元宇宙思想”总架构师尊崇为我国的“元宇宙之父”当之无愧。号召元宇宙产业界学习钱老创新务实精神,推动《元宇宙宣言》实践落地,守正创新,脚踏实地,助力元宇宙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新闻网)[2021/12/11 7:32:22]
以上就是“元宇宙”需要配套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我们先来更具体地看一看其中硬件、计算与数据:
硬件与元宇宙
当下,舆论普遍认为元宇宙将是以立体画面呈现的下一代互联网。那么,元宇宙的信息载体会是什么呢?
现在手机和计算机是互联网的载体,那么谁来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信息载体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被业界寄予厚望,被我们忽略的、极可能独立发展的另一个感官硬件体系——耳机,也可能成为互联网载体。
VR/AR头盔已经突破了工程化的瓶颈,进入了大规模普及阶段。只是当下暂时还缺乏刚性需求。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如更精准的传感器,更长时间的电池续航,更复杂多样的感官模拟,更精细的屏幕,更清晰的摄像头等,产品的用户体验快速提升。
现在,主流的VR/AR头盔已经是无线的了,更多的新一代智能穿戴设备也相继问世。
在沉浸式交互方面,可以实现在足够小的设备上完成精准的触控操作,可弯曲纳米感应已经实现了全息3D触觉反馈,甚至通过设备来模拟温度变化和复杂的气味也都已经成为现实。
摄像头、物体捕捉技术、灯光设计、高保真的音频录放设备、实时通信与信息再现……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做到让每一个细节都“看就很真实“。
遥望更远的未来,什么会成为人机交互的终极技术呢?
答案中位列榜首的一定是脑机接口。
除了脑机接口之外,还有另一种技术路线,被称为光遗传学,可以将神经元转换为光敏元件,从而控制单个或成组的神经元。磁遗传学与光遗传学原理一样,它是通过磁信号对大脑的神经元进行神经信号的读取和写入。有了这些输入输出方法,使得建立一种大脑协处理器成为可能。
计算与元宇宙
电影的播放、游戏的操控、操作系统的运行,都需要经过“渲染“这个计算流程。
在元宇宙中三维图像越接近真实,所需的渲染就越多,计算也就越复杂。元宇宙以三维形式呈现,用户可以以更灵活、更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
可以预见,元宇宙会带来历史上最大的持续计算需求。
如果要创造一个与真实世界相互联系的季生世界,应该需要怎样的计算?
绘制一整个城市的精细化三维模拟,并关联从红绿灯到无人驾驶的一切,以便优化人流和信息流。一个持久的、无休止的虚拟世界,需要支持无限的互动,每一个互动之后都会衍生出相应的持久的后续,影响着真实和虚拟两个世界。
电影《失控玩家》中的游戏世界
即便是雏形中的元宇宙,也会耗尽当下所有的算力。
计算资源在将来可能是最稀缺的资源,机械性能的进步总是跟不上我们对算力的渴求。
计算能力的可用性和发展会限制和重新定义元宇宙,尽管终端用户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不过,随着计算的发展,算力通常不再依赖一个超级计算机或者一个计算中心的集群,而是将计算部署在网络相互连接但位置分离的多个计算中心之中。
更进一步,假设每个用户的终端也拥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且大部分都是闲置的,是不是可以将每个用户终端的闲置计算能力分享出来,加入整个计算网络?
这就是一部分始终追求分布式理念的人心目中真正的分布式计算的概念。这就像马斯克所预言的,未来特斯拉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作为自动驾驶汽车来赚取租金,而不是闲置在车库中。
数据与元宇宙
2006年,英国数学家CliveHumby提出数据是新的“石油”,这个观点在2017年的《经济学人》中被重述,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到如今,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话题。
《连线》的主编凯文?凯利曾说,第一个大型平台是个人电脑上互联的网页,它将信息数字化,将知识置于算法的力量之下,它被谷歌主宰了。第二个大型平台是社交媒体,主要在手机上运行,它将人数字化,并将人的行为和关系置于算法的力量之下,它由脸书和微信统治。
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三个大型平台诞生的曙光之中,该平台将使世界数字化。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东西和地理位置都将是机器可读的,并会受算法的影响。
数据之于信息时代,就如同石油之于工业时代。而我们制造产品、解决人类问题及使用数据的方式都会定义下一波技术浪潮,包括元宇宙。
互联网是一个数据矿场,它创建了很多有价值的品牌。与今天的网络相比,元宇宙将拥有更多的数据和更多的回报。
元宇宙中所涉及的数据,不仅仅是我们点击的位置和我们选择分享的内容数据,而是关于我们选择去哪里、我们眼睛看向哪个方向的时间最长、我们身体的移动和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的微妙的数据。
《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
例如,自动驾驶汽车上有许多高质量的传感器,不断搜集从路况到本地天气再到光线质量等方方面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对市政管理、汽车制造商、保险公司、软件公司、紧急服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都至关重要。
数据的变动和更新也让享生城市每时每刻都需要更新当前世界的变化,在数据库更新之后,三维城市模型也需要进行更新。
城市物联网系统就像城市的感知系统,而数据是这个系统的燃料,元宇宙不过是在这基础上再新增一些数据而已。
相信看到这里的你们,已经对“元宇宙”多了一些具体和理性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崭新的事物正在一点点重塑我们的生活,大家做好准备了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