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来自苇草智酷主办的智酷沙龙119期。在吴桐带来关于元宇宙的思考之后,引发了多位学者的讨论。本期笔记上半部分是吴桐对胡泳老师观点的回应,下半部分是胡延平老师对元宇宙的批判。
虽然这个系列输出用了很大的篇章,但行走希望各位读者清楚,话题讨论的延展度是很大的。比如胡延平老师的观点,行走会认为套用在当下火热的,以打金工作室模式去炒作NFT链游上同样成立。
吴桐:
胡泳老师提了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第一是基于区块链构建的元宇宙路线,怎么去对抗大互联网公司;
第二,胡老师认为数字平行世界现在已经建成了,我们现在就已经在数字平台的世界里。这个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
第三,胡老师讲到重启人生的问题,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人类的终极问题。
三个问题都很有意思。关于区块链的路径如何去对抗大互联网公司。我除了元宇宙的概念之外,还讲到了一些相对融合度很高的概念。比如DAO、Defi就是对抗大互联网公司两个非常有利的工具,或者两大法宝。大互联网公司最严重的弊病在于数据不还给用户。这是根子上的问题,如果它本身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大互联网公司了。
而通过DAO的方式,我们产生的东西就归我们自己,我们产生的东西就可以获得通证,通证以后可能价格会上涨,可能价格会下跌,但它的所有权始终在你的手里。通过这种方式,从生产关系上就保证了DAO是一定优于大互联网公司的。
报告:Multichain价值1.3亿美元的漏洞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金色财经报道,Chainaanalysis在一份报告中将跨链桥Multichain价值1.3亿美元的漏洞描述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黑客攻击之一,并表示该事件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报告称,像Multichain这样的跨链桥协议因其实验性质和处理的大量资产而成为黑客的目标。此外,Multichain最近遇到的麻烦,包括其首席执行官的失踪,表明该漏洞可能是内部人员或幕后黑手。[2023/7/11 10:48:23]
但是短期内可能无法战胜大互联网公司。不过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大互联网公司的平台效应逐渐递减,从长期的历史趋势来看,我相信是一定可以获得和大互联网公司平起平坐,甚至可以压倒大互联网公司的能力。,如果大互联网公司没有这么多弊病,大家也不会苦大互联网公司久矣。。
第二个问题,数字平行世界我认为不仅是一种数字化的形式。这个平行世界至少要表现出自己一定的独立性,呈现出一定独立的运行规律。不能完全依附于现实世界。当然需要依附于现实世界,因为数字世界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各种技术,包括我们这些人部分去向数字世界迁移形成的。但数字世界要呈现出一定的自身价值规律,不能完全依附于现实世界。
胡泳老师举过例子,说我们现在已经在数字平行世界之中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在直播平台的数字世界里,我还是我,我还是吴桐。胡老师也还是胡老师。这个数字世界和我们的现实世界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我们只是通过数字工具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和平行数字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英国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元宇宙中NFT、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商标分类指南:4月28日消息,据英国政府官网,英国知识产权局于本月初发布了《实践修正通知(PAN)》,其中包含对元宇宙中的NFT、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商标分类指南。
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不接受NFT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类术语,但“由NFT认证的数字艺术”是可以接受的,由NFT认证的实物商品可划为适当的商品类别。虚拟商品与实物商品将被同等对待,但只有在明确定义的情况下才会接受虚拟商品的申请。针对虚拟服务,指南指出,如果一项服务能够通过虚拟方式提供,UKIPO将继续接受这种服务,但这种方法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元宇宙服务,特别是当元宇宙中的某项服务不属于传统交付形式的同一类别时。[2023/4/28 14:32:39]
第三个关于重启人生的问题。这里隐含了很多的长期愿景和短期激励手段的区分。重启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愿景。在元宇宙上,大家都可以产生一个新的身份,包括刚才提到的高度融合的概念中,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一个概念没有提到,IDI,我们都可以获得一个自己的分布式的数字身份。
而从短期看,很多人觉得我在现实世界已经过得很好了,或者我在现实世界就过得很差,哪有精力再去数字世界去耽误时间呢?所以才需要短期内为大家提供激励。
无论是任何一次的商业迭代,还是生活方式的迭代,文化上的冲击,短期之内至少都要给大家提供一个激励的手段。
胡老师提到,通过短期激励很难实现共同富裕,我也是认同的。元宇宙也是很残酷的。它和现实世界相比,可能残酷程度会更高。但至少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DeFi衍生品项目Tracer DAO将过渡至Mycelium,并将在Arbitrum上推出永续掉期产品:8月11日消息,去中心化衍生品项目Tracer DAO表示,从Tracer DAO过渡到Mycelium的关键提案已由DAO达成一致,本月将在Arbitrum上推出首个产品,即永续掉期产品Mycelium Perpetual Swaps。另外,所有现有的TCR持有者都有权以1:1的比例将其代币更改为新的MYC代币。
Tracer DAO表示,Mycelium Perpetual Swaps将与原油的Perpetual Pools(永续资金池)共存。自2019年以来,Mycelium一直通过Mycelium Node提供数据,并在区块链上构建衍生品基础设施。2021年2月10日,Tracer DAO接受了Mycelium要成为DAO的核心服务提供者和贡献者的提议。[2022/8/11 12:19:04]
大家苦大互联网久矣,最重要的不是没有时间共同富裕。而是大互联网没有给大家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现实是我们已经好几年都没有重新洗牌了。这会导致流动性、创新能力、激励作用都会差了很多。
任何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都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有不断去洗牌的机会,来保证社会的流动性。
互联网学者?DCCI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创始人胡延平:
今年上半年,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元宇宙的文章。我们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拥抱元宇宙。元宇宙的很多理念我是认同的,但元宇宙目前很多实质是非常具有性的。
Crypto.com通过收购OK-BIT和PnLink在韩国完成了注册:8月8日消息,据官方公告,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rypto.com宣布,通过收购韩国支付服务提供商PnLink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OK-BIT,它已经完成了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注册。(crypto.com)[2022/8/8 12:08:44]
我们要去区分口头意义上的元宇宙和理念意义上的元宇宙。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场合,凡是在鼓吹元宇宙的都存在巨大的BUG。那些听起来很不错的,非常美好的,听起来乌托邦一样非常蛊惑人心的,实质上无论是机制,还是技术、规则、利益安排,从根本上都是经不住推敲的。这是我去批评元宇宙的一个原因。
毫无疑问,未来是数字化的,包括数字化的场景,虚拟和现实的融合都是确实会发生的。在这样的未来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可能性。其中一种可能性是以若干的场景为基础,以相关的协议为基础,以若干的应用和用户为基础,去形成一个体系、生态。
我的第一个观点:我们要去区分那些在讨论意义上的和在概念意义上的以及在实质意义上在落地的,在做的元宇宙之间的区别。
第二点,我个人有一个可能听起来比较刺耳的观点。元宇宙是一个试金石,是考验所有人的试金石。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甚至有些政府背景的机构也开始动起来了。我认为元宇宙要考验所有人的认知水平,甚至考验所有人对未来的理解水平,透过表面看实质的水平,以及考验每个人的道德水平。
中国海油“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 正式揭牌:金色财经报道,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已在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中海油表示:“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将实现元宇宙核心关键技术与海洋油气能源应用场景结合,解决业务中对可视化、沉浸式、互动性的需求,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2022/8/5 12:03:32]
胡泳老师讲的几乎每一句话我都很赞同的。我认为他是无我的。他是在观察、观看和关注,是在没有个人利益和取向性的基础上,再去深度的洞察现实。
第三个点,我认为元宇宙是一场技术并没有准备好情况下,一场迫不及待的革命。迫不及待会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站在IT网络的角度看,它似乎是业态、应用和场景发展的必然。但它只是部分的必然;
第二,我们能看到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各种内卷的力量,这些希望有所突破、所突围的力量,加上我称之为韭菜的力量。
韭菜尽管是被收割的,但韭菜在元宇宙上,在加密货币这件事上和相关的操纵者是合流的。因为它们的底层驱动力是一致的,都要改变现实。都想成为新的利益体系的核心的一部分,甚至不仅要作为参与者,还要成为影响者和布道者。
对于这件事,放在现在不便更深入的讲。但是再过5年、10年、20年再看,我们会将其称为一场技术的社会运动。这场技术的社会运动能如火如荼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决于每个人觉醒的程度。是向元宇宙的觉醒,还是真正基于现实的觉醒。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四个点,宇宙自身的可实现性与目前提出的理念、概念和愿景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很多方面,目前并不具备相关的技术要件,也并不具备广泛的参与基础,更不具备从规则的意义上,形成真正意义上深度突破的可能。
这一波的元宇宙,尽管是上一波的升级版。上一波很多人还不能去分辨具有蛊惑性甚至性的东西。在这一波,会有更多的人不能够分辨,不能区分具有性和蛊惑性的东西。
所以这一波的元宇宙,在短期的三、五年内刨出来的,还是一波夹生饭。它进展的过程并不会那么的顺利。
第五点,我们讨论元宇宙的驱动者是谁?
元宇宙的驱动者有三类人:第一类是数字世界的建构者;第二类是只是想通过游戏规则的改变,想要在新世界有收割图谋的人;第三类是在现实世界里奔波、内卷,从而想要有所改变的人。这三部分的人其实是各有考虑的,是各自“心怀鬼胎”的。
第六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元宇宙?什么样的元宇宙是我们需要心存警惕的?
像胡泳老师讲的,一个不叫元宇宙的,很多技术融合的应用场景,这是必然会有,也是我们需要的。但是一个由巨头来操纵的,依然是板结化的元宇宙,是我们毫无疑问要坚决反对的。
吴桐我认为是第二类人。他也是反对和不希望元宇宙由巨头来主导。但由巨头主导的我们很容易警惕。但还有一类,虽然可能由巨头主导的,但也是中心形态的,不是真正的分布式形态的元宇宙,也是我们需要形成警惕的。
我们需要警惕的元宇宙,是一切表面上基于区块链,表面上采用了分布式,表面上有DAO的组织创新,但实质上还是少数人操纵的元宇宙。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如果在1995年、2000年、2010年就有元宇宙,我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就像梦想未来一样,一起参与激动人心的创建过程。但是我们已然经过了若干个阶段的过程以后,我们已经看清楚了很多事,我们已经看清楚了太多表面和实质的差别。
我们看清楚了,无论是互联网意义上的,还是IT意义上的,还是元宇宙,无论是AR、VR。数字技术带来的相关应用、相关的场景、相关的规则、相关的机制,从根本上并不能改变最根本的现实。技术并不能改变我们所期望的现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问题,造成了更大的一种撕裂。
元宇宙似乎是对内卷的互联网的反动,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升级版的互联网3.0。我不是指形态是互联网的3.0,而是它的思维、规则和底层的一些东西。
所以我们会看到,元宇宙依然只是巨头参与,巨头主导,以及相当一部分伺机而动者收割,少数人的操纵,以及韭菜从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的一场突围。
但是毫无疑问,目前的元宇宙是夹生饭,是具有性的,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它是走不了太远的。
第七点,元宇宙这个概念鼓吹得最欢的有三波人:第一波是数字货币,b圈那波人;第二波是区块链,链圈的人;第三波是游戏圈里的人。
如果元宇宙只是一个产业,只是一个应用,只是一小部分人玩的事情,那他们自己去玩就好了。但问题它是元宇宙。
如果元宇宙是由这三拨人驱动起来的,我敢说这个元宇宙一定是中心化的,一定是少数人的,一定是被操纵的,一定是充满性的,而且本质上在很多方面一定是邪恶的。更关键的,一定不是很多韭菜所希望的结果。
我们经历过太多听起来很好,但是在中国都会走样的情况了,最后都会变得非常丑陋。包括P2P、数字货币、区块链,这些东西何错之有?它没有任何错,就是方向,就是未来。但这些事的过程比较的丑陋。
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去检验每一个元宇宙的产品、项目和生态,要检验每一个元宇宙具体在操作事情,背后到底情况是怎样的。至少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完全如所说的一样的项目。
相反的我们看到了NFT这样比较搞笑的东西,我们看到了解决了多少国家几分之一的就业问题,这样充满了性,但和实际情况并不符合的数据。
起和落,概念和现实之间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元宇宙在向虚拟世界进发的时候,可能是蛊惑人心的。但是它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很多方面是苍白,甚至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并不是在反对元宇宙的实质。我们是在反对或者是提醒大家要看清元宇宙的现实。现实是我们最不期望发生的,最后都会发生。我们最不希望走形或者变样,最后一定会走形,一定会变样。我们最不希望背后被少数人操纵,一定会被少数人操纵。我们最不希望最后连个体验的问题都没解决,最后真的体验比互联网更加退步。
当然还有很多具体的技术细节,比如一个什么样的虚拟现实,才是真正有沉浸感的?从技术指标来讲现在还有多大的距离?从显示端,到系统级的芯片算力,以及传感器、引擎等等,现在还处在一个非常幼稚园的水平。
连虚拟现实都还是幼稚园水平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在谈元宇宙了。所以我会认为这是一场迫不及待的革命。这么一个貌似内卷,实际上有反卷企图的元宇宙,实际上还是由巨头发动的,概念先行的,由b圈、链圈和游戏圈首先炒火的。这样的元宇宙显然不是我们认为以及我们需要的元宇宙。
我们作为观察者,唯一的责任是提醒所有的人擦亮眼睛。至少对这一波的元宇宙要擦亮眼睛。
以上是笔记的全部内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