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rm是突然火起来的,但随着Coinlist公募结束和主网上线,热度又突然跌了下去。
近期,各种社群都有人在揶揄:你买了ICP,我买了BZZ,我们都是“天王”级项目。言下之意,两个都成了牛市里的“巨坑”。
数据显示,火币ICP最高触及1555美元,目前仅51美元。OKEx上BZZ最高触及22美元,目前为11美元。但Swarm主网上线前BZZ内盘价格不同交易所的价格均达到过数百美元。
价格暴跌,加上矿工发现Swarm挖矿非常坑,有矿工揶揄:“等我的坟头长草,我都还没有回本。”这使得很多人开始咒骂Swarm,说它是区块链最大的谎言。
无疑,Swarm从疯狂到今天的低落,它非常完美的演绎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疯狂和不理性。也凸显了海外项目和中文社区之间必然存在的“距离感”。
调查:超过90%的中央银行表示,希望私人银行处理KYC流程:金色财经报道,在国际清算银行最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超过90%的中央银行表示,他们希望私人银行处理KYC流程,并为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向公众提供钱包服务。[2023/7/16 10:57:39]
Swarm里没有“矿工”,只有接单的“跑腿小哥”?
在主网上线前,市场对Swarm挖矿的猜测是跟Filecoin一样,它会有一个“出块”概念。但目前大家都看到,Swarm跟Filecoin有很大区别。甚至,你都不知道能不能用“挖矿”和“矿工”来描述Swarm网络的代币产出模型和节点服务提供者。
数据:全网DeFiTVL近500亿美元,较上个月增幅约11%:金色财经报道,据DeFi Llama数据显示,全网DeFi TVL达499亿美元,较上个月TVL增幅约11%。其中,Lido占全网质押总额的17.69%,TVL为88.3亿美元,以太坊上质押锁仓量占比约99%。[2023/2/20 12:17:11]
按照GrayCloud创始人楼丹峰的描述,Swarm挖矿的重点不是“争夺”算力,而是数据交互。“传统的存储项目注重有效数据的存储,关键在数据本身,像是一个容器。而Swarm由于存储的是‘即时数据’,它更加注重数据交互,也就是链接,高密度的数据应用调度、缓冲,使得Swarm更像一个‘高级数据交换机’。”
这么讲很技术,简单来说,Swarm确实是一个分布式存储项目,节点为Swarm网络提供存储和带宽,Swarm为矿工提供BZZ激励。
Matrixport:总共有79名客户在此次FTX事件中受到损失:11月11日消息,Matrixport 在官方社群表示,对于客户提出的FTX暴雷是否影响Matrixport平台上的资金安全,我们做以下告知:
受FTX不能提币受影响的产品仅有以下产品:分别有 1)BTC 固收(包括普通BTC固收产品、和底层为BTC固收的趋势智盈产品)和 2)Victoria BTC Fund 基金产品,总共有79名客户在此次事件中受到损失。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Matrixport各个产品之间的资金是严格进行隔离的,某一个产品受到的影响并不会传染到其他产品。因此如若不涉及以上两种产品的投资,其他产品的客户均完全不会受到FTX暴雷的影响,没有产生任何损失,请用户们放心。
对于以上两类受影响的79位客户,当确定情况和受损金额之后,Matrixport的销售和运营同事已经第一时间逐一联系每一个受影响的客户直接沟通同步当前情况,和提供后续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经一对一沟通已经全部完成。如果您目前没有收到我们的联系,则说明在本次FTX事件中您在Matrixport平台上并没有任何损失。[2022/11/11 12:52:25]
目前,Swarm中BZZ的激励主要分三种,即存储激励、发现激励和带宽激励。分别对应“存储数据服务”、“探寻节点服务”和“带宽服务”。
推特为付费用户推出编辑推文功能,可在推文发布后的30分钟内多次修改推文:9月3日消息,推特近日宣布,未来几周将推出“编辑推文”功能,但仅限“Twitter Blue”付费用户使用,该功能允许用户在推文发布后的 30 分钟内,对其进行数次修改。编辑后的推文将显示带有图标、时间戳和标签,以便读者清楚地看到原始推文已被修改。点击标签会将查看者带到推文的编辑历史记录,其中包括推文的过去版本。[2022/9/3 13:06:22]
举个例子,假设Swarm网络里有一个用户发起了一个任务,即存储和分发数据的请求,奖励为50BZZ,这时候,网络里的节点,也就是存储和宽带提供方接收并完成这个任务,进而获得BZZ奖励。也就是说,作为节点,它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这里面并没有传统存储项目挖矿的概念。
这模式是不是像美团,任务发布者是点外卖的用户,节点就是“跑腿小哥”。
消息人士:Polygon加强对印度潜在投资和赠款的KYC审查:6月1日消息,据一位消息人士称,随着印度监管审查的加强,Polygon 现在要求印度的潜在合作伙伴提供大量 KYC(了解您的客户)详细信息。据该人士称,在监管机构加强审查之际,Polygon的系统与以太坊区块链一起运行,正在寻求“十分合规”运作,且不会向任何不愿分享完整 KYC 详细信息的人提供资助。
另一位业内消息人士称,印度的开发商最近提及从 Polygon 获得资金或投资的困难,甚至称 Polygon 已完全停止为该国的项目提供资金。然而,熟悉 Polygon 决定的消息人士澄清说,此举并非完全暂停对印度项目的资助,而是与政府加强审查有关。(Coindesk)[2022/6/1 3:54:32]
Swarm从天堂掉到地狱,谁之过?
Swarm这种另类的挖矿,或者说服务模式有一个问题,假设没有人发起任务,节点该怎么获得BZZ呢?答案是无法获得。
这个情况公众是在6月21日主网1.0版本上线后逐渐发现的。它大大出乎了投资人,尤其是一些节点服务商的预料。
Swarm挖矿的参与者,大概率是栽了。从目前的数据看,五十万节点能够产出的BZZ非常少,情况不容乐观。有矿工吐槽:“等我的坟头长草,我都还没有回本。”
目前,Swarm有点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挖矿不容易,另一方面是BZZ价格远低于市场预期。很多人甚至认为,Swarm完蛋了。
从业者余鑫鹏认为,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有2个。
第一,前期预期太高,但现实太残酷。预期高在于Filecoin等存储项目的影响,BZZ期货在交易所的超高价格,以及Coinlist的疯狂抢购。这使得很多人觉得Swarm应该是天王级项目,BZZ价格不会低。“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推高了市场预期。”他说。
第二,项目方的问题,在主网上线前后,甚至是目前,对Swarm信息的披露极其不及时。有人称之为“挤牙膏”。这导致了社区的误解和误读。
不过,他没有说到的是,Swarm之所以有太多人表示失望,甚至说它是“区块链谎言”,兜售节点的服务商肯定脱不了关系。在主网未上线,经济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太多服务商以“抢头矿”为由头,争抢用户,对Swarm进行了狂轰滥炸般的介绍和解读,并且疯狂布局和囤积设备。结果,事与愿违。
现在,已经有一些节点服务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双挖,用购买Swarm的硬件,挖取BZZ的同时挖其它项目代币。
2、转挖,将设备转为诸如Filecoin或者奇亚的算力,这中间涉及部分硬件设备的更换。
3、退钱。
Swarm目前的挖矿收益变得非常不明朗,这劝退了很多商家和投资人。这也是Swarm热度突然降低的原因。
无疑,从疯狂到今天的低落,Swarm非常完美的演绎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疯狂和不理性。
此外,不得不说,中文社区和海外项目无法良好沟通也是一大问题。我观看了6月21日官方在Youtube举办的主网1.0上线全英文直播,很可惜,观众寥寥。中国大批Swarm投资者和潜在矿工显然没有收看这场重要直播。很多消息都要靠个人、自媒体进行翻译,转述。
Swarm还能战吗?8月2日是“大奇迹日”?
对于已经在船上的投资人和从业者而言,8月2号或许是Swarm关键的节点。届时,该项目主网将正式上线,并开启BZZ挖矿。也就是说,在上线之前,项目还是存在一些变数。就像Filecoin一样,自主网上线以来,其经济模型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最近,有开发团队成员在回答从业者关于完善节点运营商的奖励系统,让节点有足够收入支持运营的建议时,他回答到:这绝对是一个目标,我们非常感谢节点的耐心。
有趣的是,也有人认为,当随着生态发展,或者迫不得已,Swarm也不是不能增加“爆块共识”。毕竟,一切都可以改。
实际上,Swarm应该是对以太坊具备非常重要作用的分布式存储项目,它主要的目标是提供足够分散、冗余的以太坊公共记录存储,特别是存储和分发DAPP代码、数据等。
假想一下,一旦上线,它也许可以为Uniswap、AAVE、Sushi等项目服务。有了Swarm的助力,以太坊将真正从数据源头构建起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
但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到底未来有没有那么多的任务请求,也就是上述项目是否要把数据服务交给Swarm来做。毕竟,目前没有Swarm也没有太大问题。
有从业者猜测,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可能需要项目官方积极拓展,比如花钱让一些项目先用一下Swar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