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曾在书中提到,同一个理由,不同人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决定。
特别是现在的中国矿业。当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省市出台相应的政策清理矿场时,很多人都在观望,因为四川还未出政策,这说明还有希望。
毕竟,四川矿场算力占比较大。另外,其他省市被清理,还可以迁往四川。
但当四川也出台政策整顿矿场时,网上开始出现“比特币去中国化”的声音。后来国内的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被约谈,并发布禁止服务用于虚拟货币交易的公告后,比特币去中国化的声音更大了。
而近期财新网发文表示中国决定走向碳中和的绿色转型,绝不接纳非数字法币的虚拟货币发行与炒作,并把争夺所谓“比特币全球定价权”当成伪命题,中国境内不再欢迎高耗能的虚拟货币矿场存在。
这算是官方的另一种表态,不争夺比特币的定价权,以及清理矿场,这一次是认真的。上一次的认真是2017年9月4日清退ICO,并一举关停国内的所有数字货币交易所。
面对打击矿场,不同的人对此反应不同。有的人抛售比特币,认为行情会持续走低;有的人表示不退、不走,坚定与行业前行的决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藏品功能:金色财经报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手机银行8.0同步推出以自有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藏品功能,发布了该行首款数字藏品:手机银行8.0“向新而升”数字藏品。藏品以“智慧兔”为主形象,生动可爱,将科技感、时尚感融为一体。此次发布的数字藏品将面向邮储银行手机银行8.0客户免费发行,限量发行18888份。(中国邮政公众号)[2023/2/2 11:43:32]
这也应了开头的那句话,认知不同,选择不同。那么近期,有哪些名人名企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呢?
1那些向左的人
YOYOW的联合创始人梓岑,昨天引用自己全职加入区块链行业的微博再次表示自己选择这个行业,不留后路。
他明知“奔向一个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未来。”,但仍头铁,且有迹可循,一直都是一个铁憨憨。这次也一样,不走,不退。
上次全职加入区块链行业的时间,是2017年9月5日。而9月4日,在中国币圈历史上留有名字,中国七部门下发文件清退ICO,要求国内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关停,史称九四事件。
中国基金报:不建议散户轻易买入BTC ETF:10月25日消息,中国基金报刊文《华尔街首只比特币ETF疯狂!》,文章指出,在资金和乐观情绪的驱动下,比特币价格的暴涨为买入这只ETF的散户提供了足够多的理由:门槛低,买入方便,基础资产还在上升通道,但专业人士建议散户不要轻易买入。现有ETF投资于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交易的比特币期货,有近45%的风险敞口在11月份的期货合约中。如果该基金保持这种流入速度,由于持仓限制,到本月底它将没有任何期货可以买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基金净值会与比特币价格出现相当大的跟踪误差。一旦行情转向,出现资金大规模逃离虚拟货币的情况下,比特币ETF很可能会出现类似快速下跌,对行情不太了解的散户就会遭受重大损失。ETF的形式并不会让高风险的资产变得更安全;如果不了解ETF或期货复杂的产品结构,并不建议散户投资者购买。(中国基金报)[2021/10/25 20:54:54]
本来有工作,他只是兼职投入YOYOW项目。
当九四出台“一刀切”的监管政策时,市场出现过激反应,恐慌情绪在蔓延。
而他认为总得做点什么,于是宣布全职加入YOYOW。他坚信区块链技术终将改变世界,虽然他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只是觉得团队需要他站出来,在这时候,缺了谁都不行,所以他来了。
江卓尔:币价对昨天许多利空完全没有反应,看来市场已经完全去中国化:江卓尔在微博表示,昨天今天发了这么多利空,币价完全没有反应,灰度继续买入5000 BTC,这是2017年完全不能想象的。看来市场已经完全去中国化,去韭菜化了,珍惜你手上的币吧 。[2020/11/3 11:32:53]
当然,在他决定投身区块链行业时,已经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
梓岑的微博内容
2013年,他第一次买入比特币,到现在已经八年。他说这么多年一直处于无现金的状态,每个月留下够还信用卡的钱,剩下的直接买入。
可见,他对行业的信仰,并不受国内政策的影响。同时,因为喜欢宣传自己信奉的东西,所以他有“奶王”的称号。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后就去做了。
声音 | 中国基金报:区块链资金日渐主流 两养老金投资翻番:据中国基金报消息,区块链相关的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成为了许多养老金的关注和投资对象。美国一退休系统下两只养老基金就将约1%的资产配置到一家区块链基金,并且,自今年2月首次投资以来,投资额已翻番。据了解,被养老基金相中的私人股本风险投资基金名为摩根溪基金,主要投资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及相关区块链资产,用来替代养老金等投资组合中小市值股票投资——这是养老基金配置高风险部分时惯常选择的投资标的。该基金的大部分头寸是区块链相关的基础设施公司,约有15%投资数字货币。[2019/11/11]
而今天的新闻中也有很多像梓岑这样的人。
FacebookFinancial(F2)负责人、前身为Libra的Diem加密货币项目负责人DavidMarcus认为,中国政府打击比特币挖矿是加密货币的“重大发展”。
他在推特上表示,更多比特币矿场转移到美国和西方是一件坏事吗?IMO中国打击矿场是BTC的一大发展。
虽然带有某种偏见,但他对区块链行业抱有信心,认为它的发展会更好。
声音 | 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积极参与雄安智能城市建设:据河北新闻网报道,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陈四清,党委副书记、行长谷澍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陈四清表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支持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商银行责无旁贷。工商银行将依托金融科技创新优势,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积极参与雄安智能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加强在产业、民生、政务等方面合作,全力服务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9/5/12]
EdelmanFinancialEngines和RIA数字资产委员会的创始人RicEdelman,也是财务顾问建议在投资组合中加入比特币,尽管它存在波动性。
“这是全新且不同的,它是大约150年来第一个真正新的资产类别,”他强调说,“它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
……
当下,也许对国内的矿业来说,是个艰难的时刻。这也让很多矿工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但对于坚定的信仰者来说,任何时候、任何事件都不会动摇他们那颗相信的心。
2那些向右的人
与前面那些相信行业和比特币的人来说,这些人正相反。
今日CNBC?MadMoney的主持人JimCramer透露已经将自己d额比特币全部抛售。他预测未来的基本面都是打压比特币,进而看跌。
在他断言比特币没有上涨的结构性原因时,特意强调了中国最近的监管打压。
同时,他还警告说,美国的监管机构也可能对支付勒索软件攻击者的公司采取行动,以防止该公司处理加密资产。
因为5月ColonialPipeline的440万美元比特币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导致美国东南地区燃料短缺,并且看到执法机构介入追回价值230万美元的比特币。
他还提到了Tether作为支撑加密货币市场的“薄弱环节”,并指出有关USDT储备的持续争议。
当然应该也跟最近的比特币价格有关。当初最高点是6万多美元,而现在是3万多美元,几乎腰斩。
不过,对于这位主持人来说,有哪些理由支撑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信仰,看不到希望想卖就是了。
而曾经依靠做空次贷而赚很多人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MichaelBurry,也是电影《大空头》原型,他警告投资者:“所有的炒作或猜测都是在“史诗级崩盘”之前吸引散户,倘若数字货币从数万亿美元规模,或者散户抱团股从数百亿美元规模跌落下来,普通市场参与者的损失将达到国家规模这一级别。历史不会改变。”
MichaelBurry推特账号
他后来删除了推特账号。
随着比特币价格低迷,加密货币整体行情都不高涨。如果真的崩盘,按照比特币如今的价格,它仍比曾经的最高点高呀。
无独有偶,财经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在6月19日的推文上表示,史上最大崩盘即将来临,坐等比特币跌回24000美元。
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会跌至24000美元,也未提及自己的分析逻辑,只有这么一个结论。
他曾在比特币达到1.7万美元时,预言下一站是5万美元。而后这实现了。他后来还预言比特币将在5年后达到120万美元。
当然,他也曾说过,如果比特币跌至27000美元,可能会再度买进。不知道这次预言的崩盘是不是他所期待的买进点呀?
……
只要你想做某事,总能找到相应的理由。重点是你想,而不在外部环境如何。当下的环境不容乐观,但是否真的毫无余地可周旋呢?
3左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什么
有新闻报道亿万富翁兼Point72Asset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SteveCohen表示,他正在深入研究加密货币。他强调自己完全皈依了,“我不会错过这一点。我已经觉得我错过了它的第一部分。”
Point72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其规模约为221亿美元。其公司在全球拥有12个办事处以及1650名员工。
虽然SteveCohen说自己完全皈依,但他并不热衷比特币。“忘掉比特币吧,”他说,“我不在乎比特币,我更关心区块链背后的技术,以及它的变革和创新。”
还有F2Pool联合创始人兼Stake.fish创始人王纯今日发推称:“我在过去几天里购买了1100枚比特币,未来还将继续购买。”……
王纯购买比特币的推文
而在另一边,中国最高法和最高检和部针对电信网络刑事案件出台的意见谈及虚拟货币;还有比特币矿企Bitfarms首登纳斯达克,股价下跌8.6%;以及最新消息比特币中国出售新加坡交易平台ZG.COM,全面退出加密货币交易业务……
在这节点上,仍有人想着要进来,想要多一点筹码;而有的人则觉得行业无望,思索着退路;还有的人是被影响,是没得选择。
不管怎样,对于行业新闻和政策,名人及公司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可以参考,却不是你做出选择的依据。
你所要做的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而在权衡前,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要什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