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拥有一个较小的DeFi应用程序生态系统,而且这些应用程序也都已经在以太坊上进行了实战测试。Polygon链上交易增长稳定且有机。
撰文:JoelJohn,区块链投资机构LedgerPrime主管译者:卢江飞
整体情况:Polygon上交易数量稳定且有机
在过去几个季度里,以太坊侧链扩容方案Polygon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这种情况其实并未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如果比较一些宏观上的指标,我们就会发现Polygon在交易数量上已经能与以太坊持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与以太坊一些自身问题有关,比如以太坊网络容量依然较低,gas费用上升过快,结果导致个人用户参与以太坊主网上DeFi应用程序频率较低。
另一方面,以太坊的这些问题也给了币安智能链大放异彩的机会,币安智能链网络交易量已经从此前每天不到100万笔增长到高峰期时的1100万笔。虽然Polygon的增长速度相比之下曾经很慢,但更加稳定且有机。
24小时BTC全网合约成交数据显示:多方占优:据合约帝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BTC全网合约成交量中开多比例为53.28%,开空比例为46.72%。主流合约交易所中,Huobi季度开多比例为51.36%,开空比例为48.64%;OKEx季度开多比例为56.45%,开空比例为43.55%;BitMEX合约开多比例为55.22%,开空比例为44.78%。[2020/9/15]
上图来自Nansen.ai
Bitget合约大数据中心:BTC多空持续胶着:据Bitget合约大数据中心行情播报,截至今日11:00,Bitget交易所BTC/USDT合约过去24小时交易量高达12.6亿美金,其中:盈利用户占比46%,多头盈利27%,空头盈利21%;亏损用户占54%,多头亏损23%,空头亏损29%。此外,Bitget正向合约当前盘口价差在0.5USDT左右,合约基差在0.2USDT左右。Bitget合约分析师表示,BTC四小时线看,布林带收缩状态,MACD在零轴上方金叉运行。[2020/9/1]
基本上,基于Polygon建立的项目之前也都在以太坊上进行过部署,与币安智能链上众多分叉和一些抽毯子攻击不同的是,Polygon拥有一个较小的DeFi应用程序生态系统,而且这些应用程序也都已经在以太坊上进行了实战测试。
分布式数据存储网络Bluzelle宣布进军DeFi领域:8月28日消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网络Bluzelle宣布进军DeFi领域。利用由Bluzelle DB提供的新服务Bluzelle Oracles,致力于增强DeFi项目的安全性和价格可靠性。[2020/8/28]
Polygon上核心DApp的用户数量
上图来自Nansen.ai
数据:减半后灰度增持的BTC数量为同期开采量的1.5倍:根据加密研究员Kevin Rooke发布的数据,自减半以来,灰度投资旗下比特币信托(GBTC)增持18910枚比特币。自5月11日以来矿工仅开采12337枚比特币。这意味着,灰度投资在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后增持的比特币数量为同期矿工开采比特币总量的150%。(Cointelegraph)[2020/5/28]
QuickSwap是Polygon网络上的Uniswap变体,而Sushiswap、Zapper、Curve和1inch这些都是以太坊上比较有名的DeFi协议,已经支持Polygon。
对于那些过渡到Polygon网络的用户而言,他们选择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二:
1、为了逃避以太坊网络上高昂的交易成本;
声音 | 上海大数据联盟马慧民:用区块链技术或能解决隐私滥用的问题: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慧民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从技术手段上可以用区块链来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用区块链技术或能解决隐私滥用的问题。在采集、使用数据的过程中,都会有记录,也不能轻易篡改。同时,数据价值变现也能更加公开透明化,并有可能会解决归属权的问题。[2018/8/31]
2、为了寻求获得与以太坊类似的使用体验。
与以太坊网络上耗费数百万美元的gas交易成本相比,Polygon的单日交易总成本可能只有几千美元。不过,这里也许还需要权衡安全问题。但就目前而言,在低交易费的吸引下,用户似乎也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对我个人来说,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在低成本交易环境中,DeFi角色完全可以发挥的作用。虽然像NFT这样的应用很新颖,而且也可以找到大规模的B2C用例,但只要在交易处理速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DeFi依然能在交易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核心DApp的交易份额
上图来自Nansen.ai
上图显示了Polygon上的交易来源。我已经排除了来自「未知实体」的交易,以更好地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Polygon的。
我们发现,在加密资产市场飙升到历史新高的时候,Aavegotchi交易量也大幅上涨,这种交易情况可能是风险行为的延伸,毕竟当时只需持有数字资产就能获利。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情况排除,就会发现,随着Sushiswap和Quickswap的崛起,自动化做市商的主导地位已经变得非常明显。此外,最近Aave与Polygon的整合也为交易份额做出了不少贡献。
布部署在Polygon上Aave表现如何?
上图来自Covalent
四月初,Aave宣布部署到Polygon,虽然到现在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但增长速度却十分亮眼。本文撰写时,在Polygon上实施Aave的一般用户日均可以执行约5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初,已经有超过4,000名用户通过Polygon处理交易,总gas成本还不到15美元。
随着借贷和代币兑换成本的降低,借贷平台的二层解决方案可能会带来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的用户行为。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判断,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来自于Quickswap的表现——让我们继续分析下去。
Quickswap之崛起
上图来自Covalent
Quickswap的快速增长可能与其他去中心化金融项目兴起有关,但有两件事非常值得关注:
(1)在本文撰写时,Quickswap一直保持着支持超过10,000次兑换交易的能力——这表明用户可能会充分利用其较低的交易费用优势;
(2)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币兑换的平均价值也在不断上涨,从186美元上升到30,000美元峰值。虽然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回落可能影响了用户行为,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DeFi基础设施,Polygon完全有能力支撑巨鲸级规模的交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