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到底是什么?
在提到波卡时,人们总是会看到类似“异构跨链与万链互联”这样的字眼,事实上,这词汇都是对波卡技术的高度概括,技术之外,还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理解波卡,例如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从头开发波卡这样的项目,思考为什么在不远的未来,会有众多应用诞生在这个平台上。
即,为什么波卡是新的?为什么波卡会是稳定的。
为什么我们不在现有区块链上“修修补补”,让这条区块链具有超前的技术特性,以适应当下需求?
例如,Vitalik Buterin为何不分叉出一个比特币,然后在这条区块链上增加智能合约功能,而是从2013年开始,耗费3年时间去开发了新的区块链。Gavin Wood又为何不在以太坊上增加异构多链功能,而是从2015年开始,用了如此漫长的时间开发了波卡?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现有的区块链平台不一定能满足应用程序所需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波卡生态跨链DEX协议Zenlink发布启动流程:10月25日消息,波卡生态跨链DEX协议Zenlink发布启动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领域,分别是代码审计、平行链集成、DApp发布、ZLK转账。根据该启动流程,Zenlink将同时集成至Moonriver,Bifrost和Shiden三条Kusama平行链中。此外,Zenlink将通过初始收益发行(Initial Yield Offering,IYO)代币ZLK,团队表示,IYO指通过发起收益活动并在达到相关目标时开启代币转移和流通来完成代币的初始发行。[2021/10/25 20:54:42]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的底层由存储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应用层这几个模块构成,但比特币的可定制性是极其有限的,开发者想要对其中任何一个模块加以改进,以适应当下需求,都是极其困难费时费力的,且容易很招致硬分叉。
众所周知,BCH从比特币分叉之后,数年后才具备了智能合约的功能,代价就是比特币社区严重分裂,后来又经历了BSV与BCHA这两次严重的硬分叉,每次硬分叉都是“伤筋动骨”,BCH社区无论如何讲故事,都无法让曾经的裂痕得到弥补。
波卡生态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1.43%:金色财经行情显示,波卡生态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1.43%。26个币种中12个上涨,14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EDG(+11.37%)、DOT(+5.57%)、AR(+4.27%)。领跌币种为:INSTAR(-15.58%)、DOCK(-11.41%)、KTON(-9.59%)。[2021/1/22 16:48:22]
同样的道理,虽然从2013年下半年至2015年间,Gavin Wood全程参与了以太坊的开发与架构,对以太坊1.0的协议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参与了ETH2.0的架构设计,但是以太坊已经变成了一艘巨轮,想要短时间内改变航向是十分困难的。
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内部沟通方面,Gavin都无法对以太坊当时的状态产生任何影响。
波卡诞生之后,相较于ETH2.0,波卡在技术架构方面的优势,至少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更高级的分片设计,更高级的智能合约语言,更高级的共识机制,更高级的治理方式。
波卡生态零知识证明项目Starks Network与KILT Protocol达成合作:据官方消息,2020年12月18日,波卡生态零知识证明项目Starks Network与来自德国柏林的KILT Protocol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欧Web3数字身份实验室的合作框架下,围绕“自主权数据”与“自证明计算”的主题,并通过波卡区块链的跨链功能进行功能交互与应用组合,在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可验证数字凭证、零知识证明与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2020/12/19 15:46:29]
我们以ETH2.0的片设计为例,根据以太坊技术路线图,ETH2.0的3个阶段全部完成之后, 分片数量64个,但是波卡能够做到无限扩展,波卡中继链前期只有100个平行链,但是中继链上还可以再链接中继链,达到无限分片的目的。?
再以智能合约语言为例,ETH2.0升级的重要一点就是从虚拟机(EVM)过渡到WASM模块,而波卡目前已经拥有了WASM模块,方便开发者以更加快捷、深度的方式进行智能合约编程,而且已经可以使用。相比之下,ETH2.0尚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够上线。
波卡生态概念板块今日平均涨幅为+ 2.53%:金色财经行情显示,波卡生态概念板块今日平均涨幅为+ 2.53%。26个币种中17个上涨,9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DOCK(+17.01%)、POLY(+16.83%)、PHA(+14.25%)。领跌币种为:CHI(-8.24%)、MXC(-4.39%)、PCX(-1.82%)。[2020/11/9 12:06:58]
这些性能,如果Gavin在2015年继续留在以太坊,是不可能出现的。
其次,在原链上,你所有行为必须受到原链的限制,即自治问题。
例如,你在智能合约平台上构建的应用程序必须接受原链的治理规则,例如区块时间、Gas定价、回滚改变状态等,这些原链属性是基于这条区块链的开发者们必须遵守的,就像在一个国家行事,就必须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一样。
但是,如果从头开发波卡这条区块链,所有状态都是由开发者自由定义的。此外,使用波卡Substrate工具箱开发的区块链,开发者可以定义区块链的各种属性,例如存储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应用层,这些全部都可以进行大幅度修改。
MOMOEX平台于15:00上线一批波卡生态币对:据官方消息,MOMOEX平台于2020年8月28日 15:00(GMT+8);上线一批波卡生态币对(7对)。
交易币对如下:AKRO/USDT、MXC/BTC、EDG/USDT、DOCK/USDT、OCEAN/USDT、OM/USDT,KSM/USDT 平台会持续选择优质资产。
据悉,MOMOEX由ChainUP Capital基金投资和深度支持,品牌愿景是为用户提供“More Safety、More Benefits 更加安全、更多收益”的优质交易平台。[2020/8/27]
如果不是在新的区块链上,开发新的协议,增加新的开发工具,很难想象在老的区块链协议上进行开发。
这里的稳定,包括开发团队稳定与底层技术稳定。
为什么开发者稳定很重要,是因为一旦核心开发者图一时利益,从一个区块链项目尚未稳定,就去寻求新的区块链项目,这会对项目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比较极端的案例就是EOS的开发者Bytemaster,江湖人称BM。
关于BM的离职,区块链行业流传着下面的段子:
2013年BM发布BTS,并在2014年宣称“没有宣布任何新项目,也不会离开BTS”;随后2015年发布STEEM,2016年宣称“没有宣布任何新项目,也不会离开STEEM”;随后,2018年发布EOS,并在2018年宣称“没有宣布任何新项目,也不会离开EOS”;随后,2019年发布新项目Voice。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BTS早期发展,但可以想象的是,在区块链早期阶段,项目创始人辞职,会给社区造成怎样的震撼!这相当于在2009年之前,中本聪宣布把比特币交给社区,自己要去开发新的项目,会是什么结果?
在现实世界,创始人的稳定性对公司发展同样很重要。
以苹果公司为例,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与朋友们在自家车库创建苹果公司,后因发展理念问题,被投资人与合伙人开除,后来乔布斯创立的公司被苹果收购,借此机会,乔布斯才重回决策层,这才有了今天的苹果公司。
回过头来再看波卡创始人Gavin Wood,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帮助V神开发ETH1.0,到2015年设计ETH2.0架构,再到2015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开发波卡,Gavin的工作是有连续性的,也是有目标支撑的,这个终极目标就是Web3.0。
为此,Gavin与波卡开发者们在2018年创建了“区块链开发者工具箱Substrate”,让开发者能够在10分钟内构建一条全新的区块链,2017年创立了Web3基金会,全力支持波卡和 Web3.0生态的研究和开发。此外,Parity Technologies也为全球的波卡生态开发者提供很大的技术支持。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Polkadot的创始人是一个稳定的,专一的,有格局的开发者,从“人”的角度保证了波卡项目的稳定性。
那么,我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个稳定性?
因为底层公链的稳定性对项目长期发展来说太重要了。
2019年之前,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公链是以太坊杀手”这样的口号,类似于某某公链又提出新的治理理念,性能远超ETH,正在成为以太坊杀手。
然而,最终结果是,那些曾经喊过类似口号的区块链底层公链,很多已经销声匿迹了。根本原因就是,“无论你的公链性能有多么强劲,费用有多么低廉”,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应用”的层面,即到底有多少项目愿意在你的公链上开花结果。
目前,我们看到的已经在ETH上开花结果的DeFi项目,例如MakerDAO/Compound/Uniswap等,其实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在以太坊上面开发,也就是说,这些团队绝对不是看重以太坊的性能,而是以太坊的稳定性。
因为,区块链远不是Window与MAC,尚达不到一键迁移的性能,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极为昂贵的迁移成本。
所以,众多区块链项目,宁愿花费高昂的费用在以太坊上堵着,也不愿意去EOS,因为以太坊足够稳定,虽然也足够拥堵。
问题来了,波卡足够稳吗?是的,我认为从波卡创始人Gavin,到Parity CEO Jutta Steiner,再到Polkadot Co-Founder Robert Habermeier,他们都是稳定的,再到波卡愿景,更是稳固朝前的,所以波卡生态吸引了众多项目与开发者。
截止12月15日,polkaproject.com已经收录了312个波卡项目,超过除以太坊之外的所有公链。
开发者的选择,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