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陈植
“这次估计又有许多人爆仓。”一位比特币投资者王强向记者直言。
截至2月23日19时,比特币报价跌至487023美元附近,过去24小时跌幅逾20%。这意味着22日晚在50000美元附近抄底比特币的众多散户也陷入亏损窘境,甚至一些高杠杆抄底的散户已面临爆仓风波。
数据显示,截至23日19时前的24小时内,累计逾37万比特币账户遭遇爆仓,爆仓金额超过27亿美元。
在多位加密数字货币业内人士看来,比特币遭遇如此大跌,主要原因是22日晚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直言比特币不但经常被用于非法融资,还具有高度投机性。这番言论导致大量机构投资者担心比特币面临更严厉监管而集体抛售离场。
OKEx首席研究员William则认为,比特币大跌的另一个原因,是此前比特币持续迭创新高积累了大量获利盘,他们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极其敏感,一旦发觉比特币监管政策趋严或价格大幅波动,就会迅速获利退出,进一步放大比特币跌幅。
何一:10亿美元“复苏计划”正在推进两笔比较大的交易,涉及两家交易平台:1月10日消息,Binance联合创始人兼CMO、Binance Labs 负责人何一参与 POW'ER 2023香港Web3创新者峰会在线对谈时表示,10亿美元“复苏计划”不是慈善计划,还要回归商业。她补充说,目前“复苏计划”正在推进两笔比较大的交易,涉及两家交易平台。[2023/1/10 11:04:15]
“不过,触发比特币这轮大跌的最大*****,是比特币被纳入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范畴后,其价格波动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一位在22日晚清仓比特币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比如随着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正驱动越来越多华尔街投资机构抛售估值偏高的美股与比特币,转而将资金投向债券资产。
在他看来,过去24小时比特币上演大跌-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行情,恰恰折射出机构与散户的一场激烈多空交锋。但由于散户抄底资金难以抵御机构抛盘,最终导致比特币难逃大跌结局。
孙宇晨:Tron Dao、Huobi Global与Poloniex将参与CZ发起的“复苏基金”:11月14日消息,波场TRON创始人、Huobi Global顾问委员会成员孙宇晨在推特转发币安创始人CZ(赵长鹏)“将成立行业复苏基金”的推文并回应称,Tron Dao、Huobi Global 与 Poloniex 将主动参与本次行业复苏基金,帮助优秀的建设者和开发商从危机中复苏。
此前,CZ表示,Binance 正在成立一个行业复苏基金,帮助处于流动性危机中的项目。[2022/11/14 13:01:53]
“成也机构,败也机构。”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坦言。此前比特币持续飙涨,主要得益于机构投资者的入场,如今当机构投资者决定获利离场时,比特币必然会出现“价值回归”。只是不少指望投资比特币一夜暴富的散户,不幸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从机构散户多空争锋到散户“多杀多”
针对BitMEX的敲诈勒索申诉因冗长的“复制和粘贴”而被驳回:9月9日消息,美国地区法官William Orrick在9月7日驳回了交易员对衍生品交易所BitMEX的母公司HDR Global trading提出的经修正的敲诈指控,指出原告的许多指控是从针对该平台的不同诉讼中复制和粘贴的。此前3月,法官Orrick就曾拒绝了其早期的申诉版本,理由是它过于冗长。尽管法院明确警告说之前237页、600段的申诉太长,但原告的修正申诉长达378页,有1000多段。法官还裁定,修正后的申诉包括对市场操纵的指控都是从纽约对BitMEX提起的另一项诉讼中复制和粘贴的。此外,原告已经不被允许再次提起诉讼,Orrick也驳回了他们进一步修正的要求。对此,原告的法律代表Pavel Pogodin拒绝了法官关于他们修改后的申诉中存在复制文本的说法,他表示:“Orrick法官没有引用任何一个案例来支持他关于复制材料的说法。”(Cointelegraph)[2021/9/9 23:11:45]
在耶伦发表上述观点后,王强预感到比特币将会迎来一波回调。
安信证券:“复苏牛”是全面牛 市场会回归到成长主线:安信证券陈果团队发文称,当前背景是全球流动性泛滥且近期看不到明显收紧,中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且市场可预期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与企业盈利同比增速逐步上行,这是A股“复苏牛”逻辑,这也是全面牛市逻辑。当前环境经济温和复苏,但科技迎来的是强景气,低估值板块短期关注券商、地产、建材、保险等。本轮经济回升,成长景气更好。在低估值板块完成合理补涨之后,在解禁等担忧趋缓后,我们认为市场会回归到成长主线。[2020/7/6]
“但22日晚比特币从57000美元一路跌破49000美元,如此大的跌幅出乎我意料之外。”他回忆说。在比特币一度跌破50000美元时,他接到数字货币交易所发来的追加交易保证金的短信——若在当晚无法追缴保证金,他的比特币账户将在第二天被强制平仓止损。
王强想不通,谁在2月22日晚导演了比特币大跌行情。
济南市局推出“复产复工”系统,采用区块链为全市企业构筑疫情防控“安全网”:济南市局、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浪潮,依托爱城市网APP推出“复工复产”系统,为全市企业构筑疫情防控“安全网”。该系统采用区块链可信二维码机制,保证码的合法性与真实性,防止利用非法虚假二维码收集个人信息;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授权机制,保证信息收集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可追溯性。同时,数据上链,保证信息不可篡改,利于明晰责任主体,科学战“疫”。[2020/3/6]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晚抛售比特币的主要力量,来自华尔街对冲基金。原因是美债收益率走高引发通胀交易升温,令他们纷纷选择逢高抛售比特币获利离场。
“但是,比特币之所以被机构投资者追捧,恰恰是因为他们将比特币视为对抗通胀的新工具,因此通胀交易升温理应利好比特币。”王强认为。但他从多位数字货币交易所人士得知,华尔街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美债收益率走高与通胀交易升温,会触发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因此受益货币宽松而上涨的美股与比特币,骤然成为他们抛售的主要对象。
正当王强四处筹资准备追加保证金之际,“奇迹”突然出现。
随着大量散户投资者纷纷抄底比特币,2月22日晚9点后的半小时内,比特币价格骤然收复大半失地——从49000美元大幅回升至53000美元。
“我因此逃过一劫,不用再缴保证金了。”王强表示。当时他也曾考虑抄底比特币赚快钱,但苦于账户余额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散户踊跃买入抄底。
一位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人士告诉记者,22日晚很多抄底散户都动用20-50倍资金杠杆。因为过去半年以来,比特币大跌之后都会迅速收复失地迭创新高,因此他们大胆如法炮制,将此次大跌视为绝佳抄底良机。
“事实上,不少散户的抄底逻辑很简单,只要再有一家类似特斯拉的大型机构决定投资比特币或将比特币作为支付工具,比特币又会再度上涨创新高。”他指出。
但是,这次散户显然失算了。23日早盘起,比特币再度一路下跌,至19时跌至47023美元附近,过去24小时累计跌幅超过20%。
“市场传闻亚洲地区一些比特币大户与机构投资者在23日疯狂抛售比特币,而散户抄底资金早已在22日晚耗尽,根本无力再力挽狂澜。”多位数字货币交易所人士告诉记者。这背后,恰恰凸显比特币市场的机构-散户多空对决已悄然分成胜负。
这让王强再度陷入爆仓风波。2月23日下午,他再度收到数字货币交易所发来的追加交易保证金短信。
“事实上,这次追加保证金的严峻度远远超过22日晚,因为比特币已经跌破48000美元,等于我的账户资金已所剩无几。”他告诉记者。他决定迅速清仓所有比特币头寸,尽可能多挽回一些投资款,“如今的比特币市场,已从机构与散户的多空争锋,变成散户之间的多杀多。”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持续大跌,正令越来越多散户投资者爆仓出局。
“很多爆仓者都是22日晚抄底入场,没想到在24小时内都纷纷爆仓离场。”前述数字货币交易所人士告诉记者。
散户误判监管趋势?
记者多方了解到,众多抄底散户之所以“铩羽而归”,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错判了监管趋势。
具体而言,随着全球首款比特币ETF在加拿大上市交易,这些抄底散户预期美国证监会很快会跟进允许比特币ETF挂牌交易,因此他们对耶伦言论选择“无视”,转而逢低抄底比特币。
“事实上,SEC对允许比特币ETF上市交易始终持谨慎态度。”一位熟悉美国加密数字货币监管的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具体而言,美国SEC一直认为比特币ETF发行方无法保证比特币价格不被市场操纵,且比特币作为ETF底层资产,至今缺乏合适的托管机制。
尽管美国财政部与SEC一直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资产监管权归属存在争议——美国财政部认为数字货币资产属于货币管理范畴,SEC则倾向将数字货币资产纳入证券型代币监管领域,但双方在打击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行为、市场操纵、完善数字货币交易基础设施监管等方面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意味着在比特币交易变得合规合法前,SEC不大会允许比特币ETF挂牌上市。
多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相比散户的“盲目乐观”,华尔街投资机构对此“头脑清醒”——尤其在耶伦发表上述观点后,他们意识到财政部与SEC很可能暂时搁置加密数字货币资产监管归属方面的争议,转而携手加强比特币账户实名化与资金流向监管,优先确保金融市场稳定性与安全性。
“其实,当加拿大比特币ETF资产管理规模突破4亿美元时,我们内部已决定逢高抛售比特币。”前述在22日晚清仓比特币的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美国SEC短期内难以允许比特币ETF上市之际,加拿大比特币ETF恰恰带来了流动性,让他们顺利全身而退。
在他看来,不少华尔街对冲基金早已将比特币ETF视为高价接盘对象。只是他们没想到,众多散户反而将比特币ETF上市视为抄底利好,触发了这场机构-散户之间的激烈多空争锋。但是,面对拥有逾50%比特币供应量头寸的华尔街投资机构,散户几乎无力抵御机构的集体抛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