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文章来自股权道微信公众号,授权独家转载,不代表吴说区块链观点,其中部分观点与吴说区块链不同,我们欢迎不同意见者入群理性讨论或实名公开辩论,也需要提醒,互联网非法外之地,恶意诽谤谩骂者请注意自身违法风险。
最新信息显示,围绕北京比特的整斗在白热化,一方试图将公司物品搬走,另一方追回并给物品贴上封条。但脉脉流出的截图显示,双方谈判似乎有所进展。
下文来自股权道:原标题:《比特大陆公司控制权再生变,吴忌寒重新掌权,还会反转吗?》
比特大陆两位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又有新变化了。
北京比特大陆的法定代表人之争,一年内转了三个轮回:
Poly Network攻击者:很少看到专业安全团队报告已上线合约的关键漏洞:Poly Network攻击者再次留下链上信息,主要内容如下:
1.FBI没有试图联系我。我很高兴他们和其他安全团队可能会从这场“游戏”中受益。对研究人员来说,甚至攻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2.对我来说,观看顶级安全团队的应急反应很有趣(当然只在区块链行业中)。
注:以下时间线可能是错误的:
3.一开始,大多数专家都在谈论内幕阴谋的单个Keeper。根据我所看到的,@kelvinfichter是第一个指出ETH合约中最关键但也最明显错误的人。慢雾团队宣布了关于资金踪迹的好消息。但他们不觉得这太明显了吗?无论如何,他们让社区冷静下来了。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但非常重要。后来,他们似乎忙于处理来自媒体和社区的询问。我很高兴他们在帮助我完成指导或教育部分的事情。宛如黑暗骑士找到了他的哈维·登特(DC反派双面人)!谢谢慢雾团队。其他安全团队似乎没有慢雾那么活跃,但他们为解释这次攻击的更多细节做出了贡献。我认为Certik是第一个发布关于本体调用缺失的团队。派盾还提到了启动交易和特殊签署人。强啊!
4.安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无论是在传统世界还是加密世界。大多数情况下,安全专家只是在事后作为法医被传唤,写写“验尸报告”,有时会追踪作恶者。也有一些项目不是非常迫切地寻回资金,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钱,他们会告诉真正的受害者:“抱歉,我们尝试了,但无法保证极端的安全”。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很少看到任何专业的安全团队报告已上线合约的关键漏洞。当然,他们总能在这些项目“死后”告诉你死因。为什么你没有看到安全团队发现了数百万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漏洞的案例?因为没付钱?我想大多数安全团队都比我有钱,有些团队可能比我更有能力,你相信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诱惑吗?还是其中的一些人向邪恶屈服了?这让人想起了电影《网络谜踪》。这只是我的阴谋论,这就是我不相信任何人的原因,但你可以永远相信我。[2021/8/14 1:54:59]
2019年10月,从詹克团变为吴忌寒,但因为吴忌寒方提交用于工商变更的股东决议有瑕疵,被詹克团申请行政复议撤销了。
报告:36%的欧洲专业投资者购买数字货币:10月26日,Cointelegraph Consulting发布的《发现机构对数字资产的需求》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55位投资组合配置者管理的总资产超过7190亿欧元(8520亿美元),几乎是数字资产市场整个市值的两倍。在这些专业投资者中,36%的人已经通过直接投资加密货币、稳定币和证券型代币,或者通过基金、结构性产品或期货,在其投资组合中配置了由区块链技术支持的资产。其余未投资的64%投资者中,有39.29%计划投资数字资产。总的来说,61.15%的受访专业投资者要么已经拥有数字资产,要么计划在未来投资数字资产。[2020/10/26]
2020年5月,北京比特大陆的法定代表人再次变回詹克团。
中间发生了抢矿机、矿场等事件….
2020年9月14日,北京比特大陆再次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由詹克团变回吴忌寒。
动态 | 专业人士称“EOS代码提交在2018年底锐减”的消息失实:今日在微博上有用户对比了GitHub上ETH和EOS的代码提交次数,数据显示EOS主网上线时提交次数最频繁,而到2018年底时数量锐减。并且称ETH近一年来代码提交频次都比较平稳。对此有专业人士认为,EOSIO代码很久没更新的描述是失实的,EOSIO每天有多个开发者在更新代码,这些开发内容都在不同的分支里提交,并且需要经过测试以后再合并到主线,实际上EOSIO的代码贡献量并没有比以前降低多少。[2019/3/4]
吴说区块链的文章说,9月15日上午詹克团召开全员大会,北京奥北科技园、深圳工厂两地正在紧急转移物资。
现场 | 邱吉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对于投资者才是负责和安全的: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月24日,在由金色财经主办的金色沙龙深圳站第一期活动上,引力波G-Wave科技有限公司CEO邱吉民参加了《量化市场-暗流涌动 如何破冰》圆桌对话环节,他指出,数字资产的时间不够长,金融属性不够明确等等都是量化策略比较难做的原因。但不管策略怎么样,适合当今市场的就是最合适的。在任何的金融市场,能闭着眼睛挣钱的周期是很短的,震荡周期才是最长的,所以这时候,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才是负责和安全的。[2019/1/24]
1.吴忌寒为何能重新上位?
《公司法》第13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北京比特大陆的公司章程规定,执行董事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而谁担任执行董事,又由股东决定。
火币全球专业站:火币全球专业站定于北京时间12月14日14:00开放Civic (CVC)充值业务,12月14日18:00开放提现业务,12月15日14:00开放CVC/BTC和CVC/ETH交易。[2017/12/14]
北京比特大陆的股东只有一个,就是香港比特大陆100%持股,而吴忌寒是香港比特大陆的授权代表。
所以,吴忌寒可以代表香港比特大陆,以北京公司股东的身份做出决定,由吴忌寒担任北京比特大陆的执行董事,按照公司章程成为法定代表人。
2.上次吴忌寒上位为什么被撤销?
这个问题“股权道”之前分析过,因为吴忌寒这边拿去办变更的股东决议有瑕疵,在詹克团去申请行政复议后,就被撤销了。
3.吴忌寒这次上位能坐稳吗?
录音显示,詹克团方面多次强调:此次变更是海淀区滥用行政手段、滥用职权干涉民事案件。
这个问题“股权道”之前分析过,吴忌寒要求变更法定代表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吴忌寒能够以100%持股北京公司股东的身份做出决议。
詹克团虽然是前任法定代表人,但他不能阻止股东决定更换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
如果前任就能挡住变更,而吴忌寒代表100%持股的股东却不能办变更,那真有可能如詹克团所说的被干涉吧?
詹克团方面的策略,依然与此前类似,是去找到吴忌寒方面做变为行为中的形式差池,例如是否进行了线上申请、落款时间是否正确等。
可吴忌寒上次犯过的错误,这次还会再犯吗?
如果吴忌寒这边没有犯错误,詹克团能要求撤销的可能性极低。
其实就算吴忌寒真的再次犯错,依然可以再次出个没有问题的股东决议,去办变更哦。
4.正在进行的多单官司有何影响?
星球日报的文章报道称,詹克团方起诉请求确认:由吴忌寒于2019年10月28日代表香港比特签字作出的股东决定不成立京04民初497号)。
“股权道”前面的文章说过,就算詹克团赢了这场官司,也无法撼动吴忌寒的地位。因为吴忌寒能代表100%持股北京公司的香港股东,就算一份股东决议有问题,他还可以做出10亿份没有问题的股东决议,那詹克团岂不是要打10亿场官司?拿律师费发财了….
吴忌寒起诉上一次行政复议的官司被第五次中止审理,要等京04民初497号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
这单官司已经无关大局,因为现在是重新办了一次变更,就算詹克团赢了这单官司也改变不了结果。
关键是:谁能控制香港公司,谁就能决定北京公司的事情。
为什么詹克团首选申请行政复议?而不是去法院打官司?
就第一次变更问题,詹克团在2019年11月初已经先去法院起诉了,在2019年11月7日改申请行政回复,一个星期后去法院撤诉。
行政复议和打官司的时间不同
行政复议法要求,在受理后60日内作出决定,经负责人批准最多可以延长30天。
而民事诉讼法规定,一审在6个月内审结,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一审判决后还有二审3个月,院长也可批准延长;民事诉讼中间还可能有中止、暂停。
而行政诉讼的时间要求和民事诉讼差不多。
所以,行政复议最长时间是90天有结果,而打官司可能需要1-2年才有结果。
为了争取时间,选择行政复议更快,而且行政复议结果出来后,还可以再去打官司。
专业度不同
相比而已,法院比行政复议更专业,而且法院判决书是公开的,受到更严格的监督,不容易被灰色。
5.法定代表人有什么用?
这么多公司抢法定代表人,因为法定代表人签字就能代表公司,他签字的后果需要公司来承担,而且打官司时法定代表人签字才可以起诉,法定代表人有其他职位完全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看“股权道”前面的分析文章。
公章和法定代表人二选一,你是创始人选哪个?
一些大师为什么建议你千万不要做法定代表人?
可能是他不懂法律?或者他教你做的本来就是违法犯罪的事?
如果公司从事正当业务,做法定代表人并无太大风险,最多也只是因为公司问题被限制消费等而已。
如果公司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是不是法定代表人都可能要进监狱,刑事责任是按照实际责任人计算的,不是按照法定代表人计算,在竹子写的《公司控制权》第二版的书里会有案例介绍。
6.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能多次反转?
前面说了,因为股东决议有瑕疵,所以吴忌寒的第一次变更被撤销了。
在还没发生问题之前,多数人都是不会重视股东决议之类的文件吧。
等到发生问题再去打官司,可花再多钱打官司也改变不了前面签过的文件哦。
因为一个股东决议,花了N多个月才回到原点,中间发生这么多事情,这代价也是足够大的。
风险提示
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请大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本文内容报道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活动推广进行背书,请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