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韩哲
数字货币即将呱呱坠地,而我们还在盲人摸象。
近日,建行App上线了数字货币个人钱包,虽然只有区区几个小时的“露脸”,但市场闻风而动,巷议不绝。
今年以来,已经研究了6年的数字货币陡然加速,过去一个月几乎周周有动静,处处有试点。在这个事上,央行比老百姓急。
这是一个全世界都无章可循的货币实验。
北京商报:GSC环保币涉嫌:5月26日,北京商报刊文称,继“GEC环保币”后,又一打着环保旗号的“GSC环保币”在币圈大肆推广。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搭建人头架构、构建会员模式等方面,“GSC环保币”与“GEC环保币”十分类似,不过,“GSC环保币”多了一个号称与实体相连的应用场景板块,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平台仅开通了影视板块,且需要提现才能应用。在分析人士看来,“GSC环保币”更像是新瓶装旧酒,应用场景板块则更多是营销噱头。[2020/5/26]
数字货币,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对标的是M0。这个数字货币,不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或Libra,就是主权货币和法定货币。它跟纸币和硬币是一样的,区别在介质不同而已。纸币和硬币需要放在钱包里,数字货币需要放在App里。
声音 | 北京商报:聚投诉平台近期新增了不少对区块链App的投诉:12月25日,北京商报刊文《营销噱头花样翻新 区块链投资App风险难测》。记者关注到,在聚投诉平台近期新增了不少对区块链App的投诉,这些投资App主要利用数字货币炒作,其中大部分都打着“区块链”“打造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噱头进行挖矿赚钱,“诱导”“虚假宣传”“返利欺诈”“割韭菜”行为乱象丛生。其中一个名叫“有赚区块链”的平台频被点名,多位投资者发布帖子称,“被有赚区块链了,在该平台上进行充值,最后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2019/12/25]
那么问题来了,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动态 | 北京商报:虚拟货币成“地下”庞氏局新陷阱:北京商报今日刊文《新物种新陷阱|虚拟货币 “地下”庞氏局》,文章表示,该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虚拟货币交易市面上存在不少“推介人”,这些人打着高额、稳赚的噱头活跃在各大交友网站和社群里,为投资人介绍虚拟货币交易,盈利倍数高达100%。还有部分平台转至境外继续提供比特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场外交易,通过各种方式规避监管,且参与方式较之前更为隐蔽。[2019/3/15]
虽然专家画了很多饼,但其实没什么想象力,都是根据已知的推论未知,在自己的认知内“摸象”。关于数字货币能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能够缓解“货币超发”,像是在“务虚”。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是资本可兑换和自由流通,数字货币不过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
至于保障隐私、提高反水平,这些功能并非颠覆性的,更多是“充话费送的”。
想来想去,大家总觉得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手段有所重合,二者在场景应用上究竟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仍在踟蹰和嘀咕着。
蚂蚁集团就在招股说明书中提示了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风险,尽管尚难以评估对公司业务、财务和经营的影响。
大家已经习惯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它们能够满足生活中大部分的场景需要。数字货币所谓的双离线支付,即只要有电,哪怕断网,都可以支付,感觉是没什么用处的屠龙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十分发达,没有网络的场景实在很难想出来,即使有,也大概率是个弱商业场景。
既然当前的微信、支付宝能够解决大部分应用场景,数字货币就不得不面临考问,它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
至今,没有专家能给出清晰的答案。我们在摸石头过河,或者说是盲人摸象,先上车,后买票,先有这东西,再问有没有用。
绝大多数人,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在哪里,主导者未必都能讲得明白。支付宝刚出来的时候,也不是按照计划发展成大象的,而是充满了各种试错,以及运气。5G比数字货币更具象,但今年也没找到突破性的商业场景。所以,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掐指算不出来。
说到底,我们还是在法定货币和第三方电子支付这样的概念框架里看待数字货币,想象力始终有限,也许后浪比我们有办法。
盲人摸象,至少我们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还是想摸出未知的边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