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计算机系,取得工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后调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局局长,被誉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了解加密资产与区块链的领导之一,他在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突破口构建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里的诸多创新型观点备受市场关注。
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仍未大规模铺开,在底层与应用层隐私保护、数据治理技术研究亟待深入。而数据治理缺位反向会制约未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率与质量。姚前先生近期在该方向有很多开创性思考,算力智库特整理以飨读者。
8月6日,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做客对话某访谈节目围绕“数字治理”带来了最新观点。
声音 | 姚前:区块链是目前最重要的研究热点,要对货币有敬畏之心: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题为“关于国际支付体系改革的一点思考”的演讲中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未必一定要使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40年的发展历史中,像David Chaum的Ecash就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他强调,区块链是目前最重要的研究热点,务必要深入研究,另外要对货币有敬畏心。他还指出,在国际支付领域,我们期待出现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不被某一方掌控的、全球性的、普惠大众的支付平台。然而,公共部门有公共精神,但没有创新能力;私有部门有创新能力,但没有公共精神。最好的模式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携手。在公共部门的指导下,允许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商业机构探索构建既能普惠大众,又不被某一方单独掌控的体系。实现这个探索并不容易,但是政策上应该鼓励进行这样的创新。[2019/12/7]
1
声音 | 姚前: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试验是比较秘密的曼哈顿工程 未必符合开源社区的需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将Libra与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对比,他表示,两者虽然均采用加密货币技术,技术路线有相似之处。但在发行方、技术平台、可追溯性、匿名性、与银行账户耦合程度、是否支持资产发行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货币层次看,央行货币是M0层次,银行存款等传统信用货币在M1和M2层次,而Libra则是在更高的货币层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M0与M2的比值约为4%。与数字M0相比,数字M1、M2……Mn更具想象空间。从创新角度看,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试验基本上是比较秘密的“曼哈顿”工程,这种方式未必符合现代开源开放社区的发展需求。(新京报)[2019/11/14]
数字时代的“空中楼阁?
声音 | 姚前:稳定币与央行业务的潜在关联性更强: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姚前、孙浩梳理了数字稳定代币的分类,并剖析其背后的稳定机制和潜在影响,以及对央行业务的启示。其一,稳定代币希望“锚定”法定货币体系,以求获得代币价值的稳定,较之其他虚拟货币产品,与支付清算、货币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等中央银行业务的潜在关联性更强。其二,稳定代币可能对跨境资本管理框架带来挑战。其三,政府监管的稳定代币与民间稳定代币或有质的不同。其四,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数字法币的缺失是问题的根本,稳定代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这一症结的体现。[2018/10/9]
”?
姚前指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是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果数字时代的数据不可信,那么所有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空中楼阁”。他建议要严把区块链入口,防止大量垃圾数据和低价值数据上链。
从治理的角度出发,姚前此前7月在腾讯直播讲堂中提到类似观点。姚前指出目前区块链技术存在性能问题、隐私保护、安全问题、治理缺失、互操作问题五大不足之处。
治理缺失一,表现在社区面临重大决策事件时,如何让社区参与进来。以某种机制形成社区意见,最终在区块链上表达出来。
二、表现在如果缺乏治理机制,只能通过软分叉或者硬分叉解决问题,最终将导致混乱和分解。
无序的状态使区块链运作低效,与新技术降本增效的初衷相背。而数据治理在确保数据的准确、适度分享和保护方面大有裨益,有效的数据治理计划可以通过改进决策提升数据质量与运作效率。
2
如何迈进“可信化数据化”时代
当前,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尚处在早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也为监管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和挑战,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这一中性技术落地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姚前给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设计适应性的顶层政策。立足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开展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系统性地编制区块链发展总体方案、路线图、任务单和时间表;由政府主导、有组织定向的开展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协同攻关,构建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生态体系;深化政企共建,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其次,监管与自律并重,探索公共部门与市场协同创新的机制。数字基础设施是准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正外部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必须依靠大众创新,竞争择优。治理要宽严相济,建设要激励相容,要探索公共部门与市场协同创新的新命题。
最后,要牵住区块链“数据治理”的牛鼻子。区块链具体应用宜先从数据存证、共享入手,这是务实的策略。考虑到技术前沿在公有链,应该支持公有链的研究。基于现实环境,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要加强国产密码算法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保障我国区块链安全可控。
姚前特别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提倡区块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加强链上和链下的数据治理,建立有效的区块链治理体系。正如其在7月直播公开课上提出的,应用在蓬勃发展,但代码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单位就复制了一个开源的东西改了改参数,作为自己的一个包装,当作自己的独门秘籍来用,共识的方向、隐私保护的方向、安全的方向、跨链的技术,这些技术研究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