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央行数字货币“拳打支付宝、脚踢比特币”背后的5个真相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人人都爱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愈行愈近,点燃了大众热情。有的人恶补货币知识,关心“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有的人热衷吃瓜,关心“支付宝怎么办”“比特币前景如何”“美元霸权迎来致命一击”等话题。

拳打支付宝、脚踢比特币、挑战美元霸权,不得不说,娱乐圈的瓜吃太多,都吃到金融领域了。真相如何呢?

本文中,我们尝试一一解答。之所以是尝试解答,因为任何非官方解读都带有主观猜测意味。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首先是一种货币。

货币是什么呢?货币是一种记账单位,是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你可以把货币想象成提货单,背后对应着商品和服务的索取权,所以货币也成为财富的象征——人们持有和储存货币,意在有一天兑换成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关于货币,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货币,但问题在于其是否能被人接受。”意思是说,在经济学意义上人人都能发行货币,但并非每个人发行的货币都能被大众接受。有人愿意接受比特币,所以比特币也能在特定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成为一种“虚拟货币”。

朱民:应加快试点央行数字货币 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日前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应加快试点央行数字货币,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利用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和发展区块链技术构建面向未来的金融新生态。另外,朱民表示,要构建综合和整体的金融风险监测和监管体系,为金融开放、金融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在金融开放和发展中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要素,相应地增强金融监管能力,完善与全面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同时,建议建设金融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中心,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要素,定期扫描金融风险,对突发事件制定预案。积极稳妥推进沙盒监管落地,有效提高实时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中证网)[2020/12/2 22:52:03]

在现代经济语境中,货币通常指法定货币,由央行发行,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特征,在国境范围内任何人不得拒收。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对应不同的货币形态:纸币现金是人民币,银行存款背后是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也是人民币。

所以,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呢?你可以理解成以数字形态存在的人民币。

既然都是人民币,必然可以在不同形态间互换——数字货币可以兑换成现金,也可以转换为银行存款,反之,现金和存款也可以兑换为央行数字货币。

问题来了,现金和活期存款账户已经能够满足大家的支付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何还需要央行数字货币呢?

的确,专家在解析央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时,多基于央行和金融机构视角,如相比现金,数字货币能节约印刷成本,也不存在损毁替换以及运钞押运问题,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体系的现金管理成本;相比银行存款,数字货币可追溯资金流向,小则防止信贷资金违规入股市、楼市,大则在反、反恐融资等方面发挥作用。

招联研究员:央行数字货币比其他支付手段使用范围更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只是支付方式。具体来说,机构或个人不接受移动支付付款,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就是违法的。从用户视角看,董希淼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范围更广,具有无限法偿性和强制性,而其他支付手段并没有这个功能。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央行数字货币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南方日报)[2020/8/11]

对老百姓的好处体现在哪里呢?好处是防偷防盗,因为可追溯,也不怕偷盗。不便之处表现为要重新培养一种货币使用习惯。

当然也不必担心,也许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支持数字货币,但所有的场景都会兼容现金和刷卡支付。对用户来讲,用还是不用央行数字货币,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

一定程度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是一种顺势而为——顺应“无现金社会”趋势,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好的支付载体。那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不会。

“无现金社会”这个词在2017年曾经大火,不仅支付巨头借势宣传,连部分商家都开始拒收现金,惹来大量争议,以央行表态“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告一段落。从那以后,没有人宣传推动“无现金社会”,但“无现金社会”并未停止渗透。

现金的使用背负着很大的运营管理成本,一直以来,国家都鼓励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现金使用。如1988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对于企业单位,则明确规定只能在限定条件下使用现金且不能超过一定金额,否则便涉嫌违法。无他,现金支付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大额现金交易往往是灰色交易、非法交易的重灾区。站在企业的角度,大额现金支付还会带来防伪识别和现金存放等问题,通常也更倾向接受电子化交易。

中央纪委监察部:央行数字货币助力治理腐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撰文《央行数字货币如何影响你我》,文章指出,针对易发多发的侵害基层群众利益问题,数字货币同样大有可为。在很多民生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的方式实现定点到人,将有关资金直接发放到群众的数字钱包上,不再经过层层的中间环节,从而在事前杜绝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数字人民币采取了很多技术手段,来保证用户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被侵犯,但对于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能姑息。在有权机关严格依照程序出具相应法律文书的情况下,必须要进行配合,进行相应的数据验证和交叉比对,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信息支持。[2020/6/8]

但对于小额零星交易,现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便是高度灵活性和场景普适性,不需要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可随时随地用于交易,适用于一切群体和几乎一切小额场景。回顾过往,移动支付攻城略地,但再高明的科技也难免有BUG,这个时候,现金便是确保支付顺利进行的最热点头条后一道安全垫。

同时,考虑到货币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和客群的复杂性,一二线城市可畅行无阻的做法不见得适合县域,一部分人追捧的支付方式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选择。而现金,每一个人都可用。

最后,现金的匿名性特征更是无可比拟的优势。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介意金融机构掌握自己的资金记录,但也有很多时候,人们希望一些交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曾一度因匿名性特征广受青睐,但事实证明,现金才是真正彻底的匿名,某种意义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会更加凸显现金的匿名优势。

金色晨讯 | 欧洲央行行长:央行数字货币应该允许公民使用:1.人民日报:答好区块链发展“应用题”,既需要创新的思维,也离不开审慎的态度、务实的行动。

2.中移动副总裁李慧镝:全力推进区块链网络部署。

3.CCTV1: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试验区在三亚挂牌成立。

4.Waves关闭去中心化交易所Waves DEX,并重启混合交易所。

5.加密货币交易员:2019年仍有1150万比特币处于休眠状态。

6.斯里兰卡央行正寻求基于区块链的KYC提案。

7.英伟达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计算平台Clara Federated Learning,帮助医疗保健提供商缩短复杂3D模型的分析过程所需时间。

8.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央行数字货币应该允许公民使用,央行数字货币也可能导致风险,这取决于设计。

9.加密货币庞氏局OneCoin的网站停止运营。

10.10亿枚XRP自Ripple托管钱包转入Ripple钱包,后再次被锁定至Ripple托管钱包。[2019/12/3]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在很多场景替代现金,却不能在所有场景取代现金。在可预见的未来,现金仍会静静躺在钱包里、陪伴我们左右。

央行数字货币让用户抛弃第三方支付?

除了现金,很多人还忧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龙头地位不保。技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去中介化”点对点交易,只要商户和消费者都开通了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两个钱包地址之间就可以直接交易,既没有移动支付什么事,也没有银行什么事。

动态 | 中国日报:央行数字货币已开始“闭环测试”:一位来自中国人民银行(PBoC)的知情人士告诉CoinDesk,来自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实验室的一个专门的团队正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开发央行数字货币系统,远离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市中心的总部。知情人士称,该团队自初夏以来一直在这个独立的地方工作,因此可以完全专注于这个项目。此外,随着Facebook于6月公布其Libra愿景,央行的这项工作得到了加速。根据“中国日报”9月4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另一位官员表示,“闭环测试”已经开始,模拟某些支付方案并涉及一些商业和非政府机构。他补充说,央行稍后将披露更多细节。(CoinDesk)[2019/9/5]

不过,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自然不想真正“去中介化”,采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机构——用户”的双层运营机制,用户在金融机构开户,不直接与央行发生业务关系。

问题来了,央行数字货币双层运营,而第三方支付则是三层结构:央行——银行————第三方支付——用户。央行数字货币,明确表态需要银行账户,还需要第三方支付账户吗?

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没有第三方支付时,支付转账交易也照常运行一样。就现有清结算体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属于体验层面的提升,是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对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如此,没有第三方支付,不会有实质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是个新战场,用户习惯从零培养,现在来看,银行APP率先试点,先发优势不在第三方支付这里。

当然,也不必过度夸大影响。站在用户角度,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银行卡余额并无本质区别,其尝鲜属性能吸引少数追求变化的年轻群体,要被大众普遍接受,却是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银行APP率先试点带来的先发优势微不足道。

最后,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并非监管机构有意推动或金融体系自发孕育的产物,而是市场需求自我催生的变革创新。契合市场需求而生,用户习惯成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护城河。只要用户体验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归根结底,支付的竞争,一直是场景和体验的竞争。

央行数字货币碾压比特币的生存空间?

?国内本就不承认“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Libra、比特币在国内并没有生存空间。所谓央行数字货币碾压Libra、比特币的生存空间,更多指向跨境市场。

Libra、比特币都定位于国际货币,依托区块链技术,不受国境线限制,不受现有国际清结算体系束缚,在多国认定虚拟货币为非法的背景下,跨境场景成为虚拟货币生命力的根本源泉。

在技术层面,央行数字货币能显著提升跨境支付体验,但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中国法定货币,带有主权国家色彩,在国际社会接受度层面不具有Libra、比特币等非主权货币的灵活性。举例来说,日本等一些国家接受比特币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却不可能接受人民币用于其国内交易场景,后者涉及到货币主权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从技术层面去对比各种市场自发孕育的“虚拟货币”,却不能仅仅从技术上去界定主权货币。主权货币是经济问题、金融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问题,恰恰不是个技术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等同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人民币的国际化,从来都不是遭遇了技术瓶颈,背后既有美元霸权体系的强大惯性,更有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影响力,不会超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范围。对比特币和Libra等“虚拟货币”,也不会构成实质压力。

比特币和Libra的真正压力,来自各个主权国家。比特币畅想建立一个跨越主权、全球通行的货币体系,其早期打出的技术抗通胀的标识也的确吸引了一些人,但货币从来都不是一个社会的主角,只是一个附属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和经济,就对应怎样的货币体系;没有世界大同的社会,怎么会有世界一统的货币呢?

当然,世界这么大,世界大同的理想仍有生存空间,相应地,比特币、Libra也总能找到立足之地;但是,也仅限于立足之地了。

央行数字货币挑战美元霸权?

何谓美元霸权?简单讲就是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赋予了美国独特的优势——需要用钱时,美国只需要开动印钞机,而其他国家只能用商品来换,一如前法国总统戴高乐所说: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既然全球资源和商品都以美元计价,那理论上,美国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在全球购买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资产。为了便于理解,可想象这么一种极端情况:全体美国人不工作,靠美联储印钞票在全球买买买就能过上幸福日子。

当然,实际上会有约束,美国印钞太过分时,会导致美元贬值,动摇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各国央行会转而持有黄金或欧元等其他替代资产,动摇美元的硬通货地位。问题是,世界上还缺乏美元的真正竞争者。

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再次推出史诗级“大放水”,开足马达印钞,美元却升值了,因为疫情全球爆发,避险资金无处可去,只能去美国,买美债。2019年末,外国投资者共计持有美国国债6.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债未偿余额的30%。

美元的霸权地位,让美联储的很多“神操作”有恃无恐,诞生了坊间盛传的各种“美元割韭菜”案例,让国际金融体系无比扭曲。

世界上不应只有一种硬通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不堪“美国喷嚏、全球感冒”的戏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过一波“寻找美元替代者”的浪潮。不少国家把目光转向人民币,客观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而中国却把目光投向一种超主权货币——SDR。

2009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更好地发挥SDR的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继而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现在来看,SDR没有替代美元。环顾望去,美元也没有对手:欧元受困于欧盟区国家的财政危机,日元被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拖累,英镑是上个时代的霸主。找了一圈,人们仍会把目光锁定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在金融层面的映射,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提质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国际化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央行数字货币,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层面的体验,也仅此而已,不必过度解读。

国际金融体系不应只有美元,国际金融体系也不期待另一个美元。美元的今天,不会是人民币的明天。人民币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世界,做互惠互利的工具,而非“割韭菜”的利器。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就谈到这里吧。

参考资料:

1、努里埃尔·鲁比尼,斯蒂芬·米姆,《危机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31ms0-1:1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