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初期料不付息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焦源源

央行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近期内测引发市场关注,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央行数字货币会以渐进可控的方式逐步推开。由于数字货币付息对金融体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较大,料在开始阶段不付息。数字货币发行对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在微观层面需要防范相关风险。

以渐进可控方式逐步推开

中国证券报:DC/EP对现行数字金融格局会产生哪些影响?距离正式落地还有多远?

彭文生:现行的数字支付体系主要是由私人部门及其创新的各类数字货币发展形成,包括数字资产、平台数字货币、稳定币等。私人部门数字货币的发展如火如荼,各国央行也在研究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以适应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

光大银行与阿里云将成立聚焦区块链等领域的联合创新实验室:9月25日,光大银行与阿里云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联合成立“中国光大银行-阿里云网络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进行网络安全前瞻技术、创新产品和先进方案的重点研究。(中证网)[2020/9/28]

与私人部门数字货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完全具备货币的三大功能,因此既涉及市场竞争也涉及公共政策,势必会影响数字金融格局,但这一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具体形式,包括是否付息。

我国央行准备推出的DC/EP,笔者判断现阶段主要是电子支付手段,类似现金的支付功能,和现金共同的特征是不付利息,反映出央行谨慎的态度。因为不付利息,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一样,对其所有者来讲有持有成本问题,也就是放弃的存款利息。人们一般不会持有大额的零利息现金,这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的量由交易需求决定,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导致经济活动变化的原因,对宏观经济没有太大影响。

光大银行“阳光交e区块链”业务规模破千亿:日前,光大银行进一步整合链上优质资源,重磅推出“阳光交e链”综合化服务区块链平台,截至2020年4月10日,光大银行“阳光交e区块链”业务规模达到1016亿元,链上累计业务笔数1477笔,位列链上同业第一。(深圳新闻网)[2020/4/14]

此外,DC/EP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即上面一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民众,这也意味着DC/EP不会脱离现有金融体系,对金融运行的影响也较为可控。

我国央行自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更好满足无现金收付,Libra2.0白皮书的发布也可能加大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紧迫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央行数字货币会以渐进可控的方式逐步推开。

中国证券报:DC/EP的支付功能对现行支付系统会带来什么改变?

光大银行以区块链技术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多级流转:4月10日消息,光大银行对公网贷光信通产品近日完成了第三期功能及服务优化,全面支持全产业链金融,通过打通产业链与资金链,以区块链技术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多级流转,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工具,整体产品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据了解,光大银行是国内首批与“蚂蚁双链通”平台实现系统对接并完成区块链供应链“双链”合作的银行,该行与蚂蚁金服于2019年下半年达成区块链金融创新合作,共同布局供应链金融。“光信通”是光大银行与“蚂蚁双链通”平台合作上线的首期产品,也是该行对公网贷平台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面向企业客户融资的产品。(中国证券报)[2020/4/10]

彭文生:国内现行的支付系统包括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和其他支付系统两个层级。DC/EP的双层运营体系,使其支付功能的使用主要影响商业银行与用户这一层,而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几乎不受影响。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

光大银行首推区块链融资产品“光信通”:近日,在全国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重庆市江津区重点白酒生产企业及供应商足不出户,通过光大银行与蚂蚁金服旗下产品“双链通”区块链供应链平台合作产品——“光信通”完成首笔在线融资办理,及时解决了该企业面临的开工资金难题。据悉,“光信通”是光大银行与“蚂蚁双链通”平台合作上线的首期产品,“蚂蚁双链通”是蚂蚁区块链和网商银行,利用区块链将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至供应链各级小微企业。(新浪财经)[2020/3/12]

与银行或互联网平台数字货币相比,DC/EP是法定货币,还可“双离线支付”,如果有了常态化的投放渠道后,将会加快推广和应用。DC/EP一方面会逐步替代现金交易、提升支付效率,另一方面会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形成竞争。

考虑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接入的商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是不收取商家任何费用,那么DC/EP将会对微信支付/支付宝产生一定的挤压影响。但平台数字货币之所以推广迅速,与平台的网络效应和应用场景有直接关系,这些是央行数字货币不能取代的。未来数字金融格局更大的可能是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部门货币相互竞争、互为补充。

动态 | 光大银行成立数字金融部 加速产品创新及区块链、5G等新技术应用:近日,光大银行出于战略考虑该行已将原电子银行部更名升级为数字金融部,更名升级文件已于6月初在全行内部发布。据了解,在业务模式上,光大银行数字金融未来将坚持数据驱动,加速产品创新及区块链、5G等新技术应用,并开放服务,持续推动金融产品的全面开放输出。(中国证券网)[2019/9/2]

纸币和数字货币或共存

中国证券报:央行是否会对数字货币付利息?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哪些影响?

彭文生:从DC/EP的名称看,央行首发的数字货币,起码在开始阶段不付利息。这样的话,即使工资都是由DC/EP发放,在满足支付需要外,剩下的储蓄还是会转化为有息的存款或其他理财工具。DC/EP最终发挥替代现金和部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作用,节约纸钞发行、流通、回收等环节的成本,但央行从中获得的增量便利收益可忽略不计。

从商业银行来看,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形态可能受一些影响,如取款业务、ATM机等的使用会进一步下降。同时,银行有动力加快信息系统改造升级,获得DC/EP分发权的金融机构会拥有更多的用户流量,进而造成金融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银行转型以适应数字时代的紧迫性增加。

DC/EP取代现金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支付手段上,也体现在其作为法定货币的安全资产和流动性的作用上。

如果央行对数字货币付息,其作为安全资产和流动性资产的属性就会上升,对现有的货币金融格局的影响加大。央行数字货币将会直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也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果中国的银行业每年拿到的便利收益回到央行,意味着财政扩张的空间增加,财政可以更大力度的减税和增支。

正因为数字货币付息对金融体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较大,央行比较谨慎,起码在开始阶段不付息。

中国证券报:未来纸质货币有没有可能完全被数字货币替代?

彭文生: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的程度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相关金融知识的普及等,开始阶段有些人可能并不能接受电子版的央行货币,认为还是纸币更安全。另外,现金的匿名性比央行数字货币高,吸引一部分人会继续使用现金。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者应该是共存的。

微观层面需防范相关风险

中国证券报:现阶段推出数字货币存在哪些风险?如何有效防范?

彭文生:总体来讲,DC/EP主要替代现金,由经济的交易需求决定,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微观层面需要处理好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相关风险:

一是数字货币交易较现金支付的匿名性降低,有助于央行反、反恐融资等,但也带来居民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保护问题,如何实现可控的匿名,需要在信息安全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取得平衡。

二是当个别经营不善的中小金融机构有遭挤兑风险时,数字货币可能会增加挤兑的便利性。针对这个风险,一方面要对央行数字货币采取有序、可控、分级的投放方式,另一方面则要加大金融宣传教育,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储户利益。

三是如何处理好大数据的产权和公共品属性问题。数据的公共品属性,通过私人部门的参与也可实现,但会带来垄断和竞争问题。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市场竞争,未来增加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既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又是监管机构,怎么平衡这两种角色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针对大数据的产权和使用问题,可能需要央行和金融机构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合作与分工逐步厘清,但要建立在保护居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四是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付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就像电力供应和自来水供应,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正因为这样,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上比较谨慎,预计会从小范围测试开始,逐步推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0ms0-0:96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