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heStartup
编译:头等仓
编者注:原标题为《企业区块链迈向3.0时代,推特“蓝天计划”或将引领新浪潮》
随着JackDorsey宣布成立蓝天项目,一波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块链新浪潮即将向我们袭来。虽然以往大型企业的尝试都失败了,但这一次,他们也许能够取得成功。
随着JackDorsey宣布成立蓝天项目,一波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块链新浪潮即将向我们袭来。虽然以往大型企业的尝试都失败了,但这一次,他们也许能够取得成功。
周三,推特及Square的首席执行官JackDorsey宣布推出推特的“蓝天计划”,为资助开发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协议,且推特意图成为该协议的首批客户。
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申请区块链核心专利1200多项:10月24日消息,由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指导,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支持,20余家中央企业联合发起的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迎来成立一周年纪念日。过去一年间,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电网、中国电子等累计申请区块链核心专利1200多项,国家电网立项全球首个“区块链+碳交易”国际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建设了“国网链”,中国电信建设了“CT-Chain”,中国联通建设了“联通链”,中国移动建设了“CMBaaS”,中国宝武建设了“欧冶链”,中国中车建设了“中企云链”。在场景应用方面,国家电网、航天科工、中国远洋海运、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分别在绿色电力交易、疫苗追溯、进口放货、跨国贸易物流、积分权益、智慧交通等场景实现应用落地。(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2021/10/24 6:10:20]
声音 | IBM区块链技术副总裁:企业区块链是IBM进一步投资的催化剂:金色财经报道,IBM区块链技术副总裁Jerry Cuomo表示,企业区块链是IBM进一步投资的催化剂。Cuomo称,这正在推动额外的支出。每在区块链上花费1美元,在其他云服务上就会花费15美元。区块链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应用,参与了应用程序现代化和新的云原生应用程序、数据和分析等趋势。区块链应用程序的区块链部分仅占整体解决方案的约20%,为其他技术留下了80%,可以使网络得以实现。[2020/2/11]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一直在与早期企业家和创业团队合作、投资及共同孵化,以建立开放、去中心化的网络和平台,并帮助他们为用户设计和搭建桥梁。但前几天的推特公告不禁使我退一步思考:我们是否看到了新型企业区块链运动的发展?这对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它将是什么样的?
从表面上看,蓝天项目听起来好像类似于SquareCrypto和Libra,但经过深思,我觉得蓝天可能会引领以企业为主导的一波区块链新潮流——赞助商网络,并汲取过去失败企业的教训,最终获得成功。
企业区块链1.0:许可数据库
六年多来,企业,尤其是公司,对区块链都不怎么关心。实际上,在比特币独树一帜的时代,大多数公司都要么对它不屑一顾,要么毫不在意。但在2015年,当“区块链”一词成为大热词汇,并在各个公司董事会会议室提及时,全球的每一家公司突然都想要实现“区块链战略”和自己的区块链概念验证组合。
动态 | 三星SDS采用零知识证明增强其企业区块链隐私性:据coindesk消息,三星企业技术部门SDS (Samsung SDS)正在使用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 ZKPs)来增强其Nexledger区块链的隐私保护。该公司周四表示,它已与总部位于以色列的QEDIT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不披露保密信息的情况下,在一个共享的账簿上记录和验证资产转移。此举突显出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公司面临的挑战之一,向网络广播交易,可能会暴露敏感的客户数据,并向竞争对手泄露信息。[2019/11/14]
但这又存在一个大问题:那时的公司都想使用区块链,但却没有代币,非去中心化,也没有授权给终端用户的网络。
不幸的是,这几乎就是2015年至2017年的第一批企业区块链的情况。它们是私有的数据库,由一家公司开发和控制,旨在提高公司的内部运营效率,如减少冗余或简化内部协调流程。若从技术上来说,没错,它们是区块链,但它们并不代表着区块链的发明或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直接成本和影子成本最终都超过了预期收益。
如富达、纳斯达克等一些公司都预示到了世界的发展方向,并为新兴的加密生态系统和平台构建了解决方案,意图逐步实现去中心化愿景。其中一些举措催生了一些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企业,例如富达数字资产。但大多数企业级区块链1.0实验和PoC经过多年努力却宣告流产,失败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在野心、思维或设计方面不够大胆。
动态 | 德勤在企业区块链产品中添加零知识证明隐私技术:德勤(Deloitte)周二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ZKProof社区活动上宣布,已在其企业区块链产品中增加了零知识证明隐私技术。德勤与以色列的零知识证明专家QEDIT合作,帮助用户控制区块链共享有关他们所获得的证书和资格的数据。(coindesk)[2019/10/29]
在企业区块链1.0时代,大多数公司都存在误解,认为区块链不是主要用于提高公司内部流程效率或增强现有的商业模型。区块链旨在创建新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并从根本上解锁基于网络的新型激励及商业模型。
企业区块链2.0:反向代币化
2017年,就在人们对企业区块链1.0的信心开始下降之际,以太坊的ERC-20代币标准开始兴起,并引发了基于以太坊的新代币化初创公司及ICO的爆炸式增长。
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尤其是在2017年6月,当ICO融资超过了传统风投,区块链公司成为早期技术初创公司的时候。
动态 | Google Cloud与企业区块链平台Cypherium合作:Google Cloud和区块链平台Cypherium已合作为Google Cloud客户提供企业区块链服务。[2019/8/14]
随着2017年早期加密初创公司融资数十亿美元,包揽各大新闻头条,全球的一些公司开始发问:“为扩张及增长,我们要如何使用区块链将现有业务代币化?”尽管这只针对特定公司,但与上时代的企业寻求内部效率相比,这一问题更为有趣且丰富,值得探索。
然后,在2017年和2018年,许多非加密企业和公司通过孵化并计划衍生出新的代币化网络。Kik推出了Kin,Telegram推出了TON,LINE推出了LINK,亚航推出了BigCoin,甚至连长岛冰茶公司也转型为“长区块链公司”。
传统企业在此过程中孵化和衍生出代币化网络的过程就称为“反向代币化”或“反向ICO”。许多此类衍生活动从投资者和公众那筹集了数百万美元,有时甚至是数十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司已经拥有数百万活跃用户。后来有些项目被SEC叫停,也有大多数项目尚未启动。然而,反向代币化代表了2017年至2019年企业区块链的第二波大浪潮,时至今日,它们仍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欧洲和亚洲等世界各地,一些公司将代币化视为潜在扩展业务、平台、区域及全球网络的战略机遇。
反向代币化的问题:中立性
然而反向代币化的最大问题及限制因素之一就是,这些平台大多由一家公司开发,并主要为同一家公司服务,因此它们缺乏中立性,无法实现预期的广泛落地,包括开发人员或公司的同行和直接竞争对手。对于某些公司而言,这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网络旨在实现大规模落地,可网络一开始不是以这种方式启动、构建、设计的,那么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困难得多。
有趣的是,尽管代币化网络解决了私有企业区块链无法将颠覆性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向市场的核心问题,但如果反向代币化过程导致代币化网络成为单一公司的焦点,那么代币化网络是必要的,但它仍有不足。
Facebook的Libra
在这一框架下,尽管在公众、立法者、开发者、合作者及其竞争对手的眼中,Facebook的Libra一直打算成为Facebook的独立平台,但它仍由Libra协会的100名预期成员共同管理,目前它仍然被视为Facebook的平台,因此相对于中立、完全独立的平台,它更像是反向代币化,部分原因在于全世界都参与了Libra的启动、结构、设计、构建、交流。尽管近几个月来它遭受了不少的挫折,但Libra仍有机会,它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摆脱或接受人们认为它是Facebook的中心化平台的这一偏见。
企业区块链3.0:赞助商网络
现在再说回推特几天前发的公告,我相信它向世界展示了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块链新方法:即赞助商网络,由老牌企业赞助商的外部独立团队来开发或构建公司及一般用途的现有开源协议和公共网络。
可以说,微软对以太坊和去中心化身份基金会的支持,SquareCrypto对比特币的支持,以及推特的蓝天计划都是赞助商网络可能的样子、发展方式以及最终取得成功的案例。
重要的不仅是赞助商网络由谁/如何资助,更重要的是像蓝天这样的赞助商网络该如何管理、支持和赋予企业的品牌、声誉、关系、分销能力、资源以及向数百万用户开放清晰通道。假设赞助商企业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蓝天项目和其他未来的赞助商网络可能会在同一市场、用户及用例方面比现有企业及初创团队更具优势。
当然,这些合作的最大挑战将是管理一体化与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保持一致的激励机制,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分到蛋糕,而不是陷入零和游戏的死亡漩涡。为使赞助商网络发挥作用,赞助机构也许不会获得过多的代币化激励,而是需要把重点放在高层次堆栈的增值体验、服务、产品和关系上,这样推特和协议/网络等客户才能公平地获取价值。
尽管这将变得非常复杂,但好消息是,下一波赞助商网络将有机会学习和改进过去的结构和激励模式。随着下一波赞助商网络的涌现,我期待我们能看到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协作方式与现有开源社区和开发人员进行接触、互动和合作。
我很想知道推特最终如何处理蓝天计划,但如果SquareCrypto有任何成果,我可以乐观地认为,蓝天项目可能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并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在计算、存储、游戏、数字媒体、信贷、支付、交换、通信、协作、治理等广泛领域中激发新一轮的赞助商网络浪潮。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赞助商网络能否成为全球主流加密/区块链开发和落地的下一个主要驱动力之一?
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无从得知,但如果你同样好奇并且跃跃欲试,那我们就一起寻找答案吧。
也许这第三次迭代也颇具魅力。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感谢阅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