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独家采访 | 央行官员首次在得到App开课,讲解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

9月4日上午,一则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得到App”上开课《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

据介绍,该课程包括六个部分,如下图: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与Libra、DC/EP相关的课程?穆长春在该课程的《

独家 | Bakkt期货合约数据一览:金色财经报道,Bakkt Volume Bot数据显示,2月26日,Bakkt比特币月度期货合约单日交易额为2932万美元,环比上升135%;未平仓合约量为1128万美元,环比下降4%。[2020/2/27]

发刊词|数字货币:你必须知道的金融世界新变量》中讲述了本次开课的缘由,他表示,

“全世界这些年对数字货币的关注,你可能隐约已经感觉到了,一开始的比特币、以太币,到最近,像摩根、高盛这样传统的大机构也开始布局自己的数字货币了。但是,

独家 | 天风证券李炼炫:保障稳定币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信心的维持:针对“稳定币其稳定性该如何保障”一事,金色财经独家采访到天风证券李炼炫,他表示保障稳定币的稳定性就是要维持人们对稳定币的信心,方法也很简单:抵押品公开透明,第三方独立审计。不过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项目方很难盈利,我预计最终的市场走向是,市场上只会剩下几款稳定币,这些稳定币也不是真的按1:1的比例抵押发行,而是会超发一部分(比如按1:0.5的比例发行)来维持项目方的盈利,此时人们信用的基础不仅仅是抵押品做支撑,还有对项目方的信任,因此要求项目方有强大的实力背景或类似银行存款保险的制度安排,保证持币人在提币兑换时能及时付现。事实上,这和当前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有相似之处。[2018/10/25]

没有哪一种数字货币像Libra这样,能够引起整个货币和金融世界的紧张。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区块链落地到家电领域仍需时日:金色财经独家分析,近日国内知名家电企业表示将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智慧家庭。区块链自2017年年末以来就成为了风口,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植入区块链概念,但从实际上看,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包括家电企业在内的很多科技企业都有个通病,就是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概念,都喜欢第一时间蜂拥而上,喜欢用新的概念来包装产品、刺激市场。但是过早的概念炒作于用户而言毫无价值,区块链真正成熟落地到应用场景中,仍然需要技术的不断完善。[2018/5/7]

Libra白皮书发布后,有人说它能成为全球流通的数字货币,也有人说它要跟支付宝和微信进行竞争。各国的监管机构和央行,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也有人开始试图去研究它,包括法国、日本在内,还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去研究该怎么应对这件事。

作为一个数字货币或加密资产的研究者,同时作为一个央行职员,我也认为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要。在Libra白皮书发布不久,我就和得到很快地决定,要推出讲Libra的这么一个课。”

得到App产品经理在接受巴比特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是央行官员首次在得到App上开课,由得到App主动邀约。她介绍道,课程制作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其速度在课程里实属罕见,可见央行对这件事的研究功夫已经多深,对中国数字货币的构想已经多成熟。

穆长春在该课程下评论道:

“我做这个课程的时候是

2019年的8月,离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我们自己的数字货币也不是很远了。我们这个数字货币的项目叫做DCEP,也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据悉,8月10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穆长春表示,经过5年研究,

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他还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架构。

自此之后,社会各界对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便不绝于耳。

有人猜测,“呼之欲出”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或于今年推出;有人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将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带来牛市;也有人不解,央行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何区别?

然而,央行数字货币作为国家级的社会工程,其复杂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在货币政策尚未明朗、试点效果未知、社会公众零认知的情况下,“呼之欲出”也许更多的是DC/EP技术上的准备。

本次穆长春推出Libra与数字货币的课程,科普的开始,亦可看作是DC/EP“呼之欲出”的前奏。

据了解,穆长春将把他在这门课上的收益,悉数捐赠给“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截止发稿,已有6788人参与该课程的学习。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8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