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推出全新的加密电子货币体系,这无疑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
研究五年之久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个人和企业数字货币项目一度是主流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大数据的发展,全球涌现了不少所谓的“数字货币”。如今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众多的非主权“数字货币”即此也将相形见绌。
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家央行推出主权“数字货币”。正因如此,“剑走偏锋”的IT科技奇才们,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块链”技术,早在十年前就搞出了所谓的“数字货币”比特币。
动态 | 新京报公布智慧城市11月舆情榜单 区块链等成建设重点领域:近日,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对网络中有关“智慧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资讯进行统计梳理,按传播热度列出11月份TOP50的城市。通过分析相关资讯在网络各渠道的传播情况,传统一线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持续大力推进与智慧城市建设,舆论影响力在全国城市中保持明显优势,舆情热度位于全国第一梯队;杭州、重庆、成都、天津、南京围绕5G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旅游、自动驾驶等多方面同步推进,整体热度指数进入全国前十。报告显示,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成为11月众多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2019/12/6]
但从货币属性看,比特币本质上并非货币。从技术上来讲,比特币确有一定的先进性,比如,它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多边记账、实时查询、软件开源、P2P形式,它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声音 | 新京报:国家在数字货币上已有系统规划,或许“正规军”进场能把山寨币挤出市场:11月26日,新京报刊文《虚拟币还魂 不能让区块链成高科技局外衣》。文章表示,如果暴富神话成了市场的焦点,公众对于区块链就会产生严重误读,区块链本身应有的技术革新价值也会被消解,对市场发展秩序带来严重干扰,相关部门的整治当然是必要的。国家一方面加大了对虚拟币市场的清理整顿,另一方面也在推进数字货币的探索,尤其是近期“数字人民币”的说法不断,央行数字货币相关企业大规模招聘,说明国家在数字货币上已有系统规划。或许“正规军”进场能把山寨数字货币挤出市场。[2019/11/26]
比特币诞生十年来,一直被定义为“衍生产品”,受各国监管尺度不同、勒索软件赎金、跨境及投机逐利炒作等影响因素,上涨一度超2万美元一枚。然而,其投机性受到监管趋紧和技术问题等影响,导致价格大起大落。
动态 | 新京报:区块链在中国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和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口有深厚的现实基础:10月26日,新京报刊文《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章提到,区块链在中国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和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口,这一选择并非偶然,除了区块链不可替代的技术重要性之外,其背后还有深厚的现实基础。首先,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区块链身处“无人区”,还没有形成强大技术壁垒,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实际上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其次,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来自决策层的重视,结合全局性统筹优势,极有可能使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能够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在中国进入一个新天地。目前,中国正值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如果区块链和实体经济能够实现深度融合,能够在民生领域广泛落地和应用,能够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及政务服务相结合,将极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社会运行效率,提高民生福祉。[2019/10/27]
受比特币示范效应影响,众多类比特币们应运而生,时下非主权的所谓“数字货币”全球总计超百种之多,一定程度干扰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巨大的“铸币税”诱惑下,更多企业和个人跃跃欲试。甚至美国著名上市公司脸书也发布数字货币Libra项目,这引发了许多全球区块链概念企业的奋起直追。
新京报:高校区块链课程,与时代和市场接轨:浙大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将于今年秋季面向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课程。这是国内首家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
此举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比如,学生在修读这一课程后,会不会沉迷于“炒币”?
其实,高校开设什么课程,是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宗旨,而不是看人的脸色。近年来,我国教育结构不均衡、不合理,不少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学与用脱节。想当年,高校开设保姆专业、电竞专业等冷门专业,一开始人们不理解,但实践证明是需要的。像电竞专业,曾被称为玩游戏专业,谁料到如今其的确培养了国家需要的“打游戏人才”,而且成为“香饽饽”。
因此,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可不必畏首畏尾,而是主动与时代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对接,科学设置专业,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做出努力。[2018/4/16]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发行数字货币。从货币的本质看,只有国家才能对货币行使发行的最高权力,而且这是排他性的权力。因此,不管技术多么先进,也不能超越国家的货币发行权。
央行推数字货币具有突破性意义
在金融科技大数据时代,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管控范围的主权数字货币。我国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它不是指现有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数字化,而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推出全新的加密电子货币体系,这无疑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
据报道,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将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不一定依赖区块链,将充分调动市场力量,通过竞争实现系统优化。
事实上,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与电子支付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电子支付工具的资金转移必须通过传统银行账户才能完成,采取的是“账户紧耦合”的方式。而央行数字货币是“账户松耦合”,即可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可以实现可控匿名。
可以预见的是,数字人民币时代即将到来,数字人民币是基于国家信用、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来讲,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未来将基于数字货币衍生出更多的数字信贷、数字资产和数字负债等创新,而非主权“数字权货币”也会逐渐降温。此外,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后能提升对货币运行监控的效率,丰富货币政策手段。
发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使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实时采集成为可能,并在数据脱敏以后,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分析,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经济调控提供有益的手段。与此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还能够在反、反恐融资方面提供帮助。
总之,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数字货币,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对国际,都是一场重大的货币体系变革。
来源:新京报2019年8月14日A04版
作者:孙兆东(经济学者、建行大学金融科技大数据研修院高级经济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