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crypto行业充满震荡,许多毋庸置疑的真理失效了。从好的方面来解读的话,这意味着财富与话语权会重新分配。
当下正处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刻,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在2023年要拥抱什么?
去他的背景!
crypto行业充满偏见,白人歧视华人项目,华人歧视华人项目以及东南亚项目,cryptonative和Web2闯入者之间互相歧视……行业偏见就像地域歧视一样可以无限细分下去。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偏见,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总是先抛出偏见,然后反复修正,最后总能无限接近正确。
可问题是,很多时候偏见是没有机会被修正的,反而会被不断强化,但2022年的熊市狠狠地教训了在过去几年的行业上升期里积攒的各种偏见。
首先是对「来自传统领域的背景光环」的祛魅。
过去宣传一个crypto项目,总是要强调创始团队此前在传统领域的背景,名校+大厂+资深是所有明星项目的标配,但现在甚至已经成为了负资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能力都可以迁移到crypto行业。
EOS Network基金会CEO:Multichain桥的漏洞并不影响EOS用户:金色财经报道,EOS Network基金会首席执行官Yves La Rose发推称,我们的团队正在密切关注Multichain桥的漏洞。截至目前,这个漏洞并不影响EOS用户,用户资金是安全的。然而,为了谨慎起见,如果使用了Multichain的EOS EVM桥,为了安全起见,请撤消权限。[2023/7/7 22:23:02]
链茶馆在2022年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BSC最大的音乐NFT平台Rocki」,探讨音乐链上商业化的N种可能。文中提到的Rocki团队是由传统音乐产业的资深从业者构成,目前市值从最高点1327万美元跌到了8万美元。
其实2022年还发生了无数个类似案例,都在反复强调一个朴素的道理——Web3/crypto产业的运作是另外一种逻辑,并且现阶段的受众是小众群体。
所以从传统产业过来的失败者把自己熟悉但不太成功的业务给搞个币改/链改,会天然地水土不服,至少中短期我们可以忽略这种项目。
Animoca Brands CEO:北美加密企业家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和监管条件下面临挑战:金色财经报道,Animoca Brands首席执行官Yat Siu在多伦多举行的Collision会议中表示,目前全球加密风投领域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Web3初创公司在中东和亚洲蓬勃发展,而北美的加密货币企业家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和监管条件下面临挑战。他说:“显然,估值已经下降,但进入该领域的开发者数量、部署的智能合约数量、人数仍在增加。总的来说,我们非常看好。关于加密货币风险投资,当你去中东、亚洲时,他们非常活跃,但如果你从北美的角度思考,这可能听起来很糟糕,监管造成了很多恐惧,因为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根据PitchBook最近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加密货币报告,加密货币公司在353轮投资中筹集了26亿美元。交易金额环比下降11%。[2023/7/1 22:11:49]
当然,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傻X的共识也是共识」,同样没有深入了解Web3/crypto产业的运作逻辑以及接触过真实小众受众的投资机构及炒币散户,因为缺乏判断力,所以只能闭着眼睛挑那些背景看起来还不错的团队,我相信这会是一个长期现象。
持有至少一枚BAYC NFT的钱包数量持续下降:6月23日消息,过去7天,很多持有时间较久BAYC持有者已经出售了他们的NFT,其中39个地址持有BAYC的时间已超过1年。持有至少一枚BAYC NFT的钱包数量一直在下降,并低于2021年10月的水平。[2023/6/23 21:55:30]
其次是对「白人/华尔街崇拜」的祛魅。
2022年是crypto世界不断坍缩的一年,在这个过程中,内部的各种力量也在重构,但直到年底FTX爆雷才让格局清晰起来——华尔街势力进入crypto世界失败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华人在9月份还在写小作文感叹自己是「Crypto世界的犹太人」,到了11月份发现原来华尔街的那帮白人的境况更惨……
上一轮牛市确实是由华尔街资本推动的,欧美的crypto社区本来就已经积淀多年,再加上华尔街在资本运作上的助推,轻易地快速崛起了一大批项目,因此形成了「白人/华尔街崇拜」。崇拜意味着会被表象所迷惑,而不是去审视产品和业务的逻辑本身。
SushiSwap合约攻击事件进展:第一个攻击者已归还90枚ETH:4月9日消息,MetaSleuth发推称,SushiSwap RouteProcessor2合约攻击事件导致0xsifu(sifuvision.eth)损失1800枚ETH。第一个攻击者(0x9deff)已归还90枚ETH(盗取100枚ETH)。BlockSec帮助挽救100枚ETH,很快就会归还。此外,sifuvision.eth与c0ffeebabe.eth正在进行谈判。大部分被盗资金流向beaverbuild、rsync-builder和Lido:Execution Layer Rewards Vault。
据此前报道,派盾发推称,SushiSwap RouteProcessor2合约存在与Approve相关漏洞,导致Frog Nation前CFO 0xsifu损失超过330万美元(约1900 ETH)。派盾提醒用户尽快撤销0x044b7开头合约相关权限以避免遭受损失。[2023/4/9 13:53:10]
不过虽然这种「白人/华尔街崇拜」已经消退了很多,但并不意味着华人会从观众席走到台上,至少目前还看不到迹象。
知情人士:债权人将可以通过新网站向3AC提出索赔:6月29日消息,已任命2名Teneo特工来领导3AC的清算流程。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Teneo现在将建立一个网站,债权人可以通过该网站向3AC提出索赔。(Blockworks)[2022/6/29 1:39:51]
所有华人crypto项目仍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无法合规地向绝大多数华人开展业务,但也难以打入欧美市场。未来「正确的白人」卷土重来时依旧会基于信任而选出下一个SBF。
再次是对「资本/大资金的力量」的祛魅。
上面提到的华尔街代表着资本的力量,这种力量绝对不止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对金钱的一系列复杂操作,然而我们在日常语言中很容易混淆「资本」与「大资金」,误以为毫无技巧的「砸钱」具有「资本的力量」。
市场往往对那些投入了大资金的项目赋予过高的置信度,从公链到应用都是如此。
「砸钱」在行业上升期是的确是有效的,因为总会有人接盘,而且大资金还会带来追涨效应,从而强化了那些闭着眼睛投资的正确性。不过从长远来看,终究要回归到它的本来价值,熊市更是加速了回归的进程。
我们很少看到有超过两轮牛市依旧占据顶流的投资机构以及投研相关的媒体和KOL,因为每一轮牛市都是由不同的叙事所驱动,如果没有及时跟上行业底层技术的更迭,会难以理解新叙事下的产品和业务的逻辑,也就很容易被「toVC」的项目吸引,必然错过最大的浪潮。
当然大资金的作用在失效,还有一个更扎心的因素,那就是从宣称的资金量,到实际出手的资金量,再到真正投放到能实际产生效益的资金量,你会发现大资金和小资金之间并不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
去他的KPI?!
刚提到,crypto行业的大资金开始失效,很大程度是「KPI导向」造成的。
KPI本来是为了评估成果而设置的量化指标,这种指标绝不是成果本身,但对于具体执行者而言,指标就是最终的成果,所以最优策略一定是直接从冲着搞定指标而去,而搞定指标可以有无数种敷衍方式。
虽然crypto行业仍然处在草创阶段,但KPI导向似乎越来越风靡。
受KPI导向影响,团队的节奏照着模板走,追求「该有的都要有」,盲目地向各个方向射击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以及品牌建设上。短期内可能确实会见效,但很难靠这个来跨越周期。
所以我们会看到,「KPI导向」的投资机构在看项目时堆砌数量,「KPI导向」的项目方在做市场时堆砌数据,大家假装为想象中的业务和想象中的受众负责,然后相互敷衍。
我们不能把在2022年破产的项目都归咎于「KPI导向」,但必须承认,所有破产的项目都是「KPI导向」。
2023,我们拥抱什么?
以上是在2022年被无数次证伪的行为,我们要在2023年扔掉这些画地为牢的负担重新出发,那么我们要拥抱什么?
拥抱开放生态
crypto是随着「Decentralization」技术浪潮的产物,它的解决方案就是「去中心化」,然而总会有人把命运的自主权让渡给权威从而获得安全感,就像迷途的羔羊并不知道前方是通往牧场还是屠宰场。
2022年,无数个中心化的机构爆了,许多个凭借中心化才获得可扩展性的公链生态死了,如果这些还不够说明去中心化的重要性,那么PolkaDot和Cosmos的表现就不能再生动了。
PolkaDot在上一轮牛市中,从技术到资金到社区,都远远超过了Cosmos,但现在市场却普遍看好Cosmos,因为后者的生态更开放,现在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
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解释,基因会在每一代都产生连续、微小且随机的变化,而「自然选择」会挑出最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性状。
所以我们看好开放的公链生态和应用协议。
拥抱应用层协议
2022年,公链层面并没有出现颠覆式的迭代,2023年估计也看不到。
既然很难捕获下一轮的新公链,而且基于公链的各类应用似乎也还没到繁荣的阶段,但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应用层协议」,非常值得关注。
「应用层协议」扮演着关键组件的作用,实现的是特定的基础功能,并且可以被无限次使用,后来的开发者把这些关键组件给组合起来,并进行简单优化即可当作成熟的终端产品。
如果区块链世界真的会繁荣起来,那么大部分的价值会被「应用层协议」所捕获,当然,这需要经过非常长期的建设和发展。
拥抱投研社区
在crypto领域,项目方、媒体、投资机构、散户的角色其实没有那么清晰,几乎都是走研究+变现的路子。
但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追求背景和KPI,正是在投研上的犯懒。在至少半年出来一波小叙事的crypto行业,很难快速产出优质的深度研究,也就难以理解新叙事下的产品和业务的门道了。
这种方式在传统行业也许是有效的,毕竟行业涉及的知识往往有对应的专家智库,他们的水平可以直接参考第三方相对公允的评价。但在crypto这个正在快速迭代中的新兴行业,优质的项目方才是各个细分领域最前沿的专家。
所以crypto领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媒体,甚至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专家,行业在飞速迭代,没有谁能垄断信息,所有人都是碎片化地拼凑自己的行业认知版图。
那么投研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形态进行——项目方、投资机构、外部专家以及核心用户各自都只掌握部分信息以及资源,应该以主题研究为驱动,互相在碰撞中不断建立新的认知。
总结
旧的叙事在失灵,或者已经被验证,而新的叙事正在酝酿。在流动性不断离场的现在,一切价值的评估都应以效用为导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