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们的生活习惯。
网络的兴起、搜索引擎的普及、社交媒体的诞生、智能手机的出现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短短几十年,互联网不断在更新迭代。所有新技术出现的过程,都需要卖家、营销人员或内容创作者们依靠新技术来改变他们整体的商业模式,以继续吸引相关消费者们的注意力。
现在,元宇宙可能成为下一次挑战,这是一项新兴技术,有机会再次改写人们参与互联网的规则。
元宇宙正在迅速发展并普及
当大多数公司仍在试图了解什么是元宇宙以及为什么有人为它花钱时,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认真对待元宇宙了,他们不想错过下一次的互联网变革。
火必与多米尼克联合推出国家代币DMC 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11月29日消息,根据火必Huobi官方发布的公告,火必Huobi、波场TRON、DMC Labs与多米尼克国达成政府层面最高级别合作,受权联合推出多米尼克国家代币(DMC,Dominica Coin)和数字身份(DID)。这是火必完成品牌升级后,在全球化发展等新战略扩张中公布的首个重磅合作,意味火必在创建全球Web3.0门户的新征程中迈出坚实一步,引领和推动元宇宙数字身份时代的到来。
DMC是基于TRC-20协议发行的代币,将通过火必Prime正式发售,DMC的持有者将被授予多米尼克国家数字身份,在数字世界享有公民待遇。DMC的用途场景包括:主流交易平台的KYC身份认证、在当地开设银行账户、申请信用贷款、注册数字服务公司等。[2022/11/29 21:09:36]
像麦当劳这样的大公司开始投资他们的元宇宙,利用虚拟技术增强他们与客户之间的互动。
NFT总市值为216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NFTGo.io数据最新数据显示,NFT总市值为216亿美元,过去24小时的交易额为1079万美元,下跌11.27%,目前NTF总持有者为338万,近24小时交易者26936,近24小时买家14299,卖家17040。[2022/10/17 17:28:32]
换句话说,麦当劳为了保证自家的订单增量,已经提交了商标申请,消费者将能够在虚拟世界中下订单。
虚拟快餐店不仅标志着虚拟世界的规模和受欢迎程度正在持续增长,而且表明大公司开始意识到虚拟世界的沉浸式效果可能会让大家放弃过往商家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形式:第二屏幕。
区块链数据公司Thirdwave完成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9月14日消息,区块链数据公司Thirdwave宣布完成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领投,Animoca Brands、Play Ventures、Shima Capital、Hustle Fund和Oceans Ventures参投。
据悉,Thirdwave主要为Web3公司、加密项目和协议、以及DAO提供区块链数据服务,包括链上活动、客户数据、社交渠道信息、网站内容分析等,帮助游戏开发者和Web3构建者更深入了解行业。(Techinasia)[2022/9/15 6:56:41]
元宇宙将结束“第二屏幕”?
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也被称为“第二屏幕”,是数字营销的一次重大转变,它们成为过去15年推动许多经济领域发展的主要通信、营销、商业和体验引擎。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第一屏幕电视,已然是一种非常被动的体验。大家在电视机前坐上几个小时并沉浸其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使在今天,有人想看电视,他们也会与第二屏幕活动相结合,比如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刷手机、玩游戏、看电脑……
与当今大多数数字体验不同,元宇宙的未来将通过硬件实现,让用户完全沉浸在体验中。像在使用OculusQuest这样的眼罩设备进入虚拟世界时,不太可能会有人想按下暂停按钮,换成玩手机。
对于还没有机会体验虚拟世界的人来说,这可能很难想象,但很明显这个新世界未来将变得令人“上瘾”。
这将给围绕移动设备建立整个商业模式的公司带来挑战。当用户的关注者不在手机上时,用户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或分享抖音?
元宇宙的出现使第二个屏幕处于危险之中。
公司需要做好元宇宙到来的准备
虽然大家不相信第二屏幕的模式将在未来五年内消失,但公司必须为这种转变做好准备。
假设元宇宙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颠覆者”,那么第一个潜在受害者就是第二个屏幕以及围绕它建立的行业。
Gartner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到2026年,25%的人将每天花一小时在虚拟世界中,但可能只有30%的品牌可以提供虚拟环境服务。
公司需要开始认真思考元宇宙商业模式,来确定自身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如何找到与新一代消费者的互动方式。
元宇宙并非是游戏,相反,它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将体验和电子商务以新颖有趣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来源:forbes
编译:Bowen@iNFTnews.com
声明:NFT中文社区编译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如文章/素材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客服处理。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